逍遥右脑 2019-01-04 15:31
年轻人如何出人头地?世界上没有捷径,有的只是比别人更加地勤奋,希望下面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轻人如何出人头地
1962年,奥美公司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在其作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写了这么一章:“怎样才能功成名就——对年轻人的进言”,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那么,在如今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作为万千平凡年轻人中的一员,又将如何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呢?
在50多年后的现在,一个名叫“鸡鸡大侠”的年轻人,将再次试着为自己和对“出人头地”怀着热烈欲望的同龄人画出一张战略地图。
出人头地?如果你有了这种欲望,请先彻底放弃对于小城市平静生活的眷恋。
你必须来到资源极度集中的特大城市,这些城市的特点是:资源的密集,资本的聚集,各行业顶尖人物的汇集。在中国,北京是首选,其次是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理位置的选择将为你带来无穷的可能性。
在中小城市,你的人生路线是可预知的。而只有在资源极度密集的大城市,你才有可能开启你后面的奇遇。我们后面的所有步奏,都基于你已经完成了这一步跨越,否则无从谈起。
多年之后,你会意识到,跨出的这一步是你做过最值得庆幸的选择之一
刚进入大城市的你,想要快速地出人头地,需要找到一个飞速发展的朝阳行业。一个朝阳行业,意味着资本密集、英雄辈出、个人会有更多溢价,在相同时间内,能够经历的挑战也越多,能力见识提升的越快。
什么是朝阳行业,需要对社会发展趋势有一个判断。
比如广告创意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宣传、品牌营销的需求必然是越来越大,而一样是营销,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动式的社会化营销又迎来了最为迅速的发展。
同样的还有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社会化电商等等。如果你选择了这一类的行业,你的个人能力和价值将随着行业的发展水涨船高,而如果你选择了类似于“煤炭”、“机械”、“出版”甚至“书店经营”这类已经进入衰落期,处在停滞状态的行业,那么你的个人发展就会远远落在后面。
很多人想象不到,我大学时读的是一个叫做“矿物加工”的冷门专业,这个专业主要为煤炭行业培养人才。我当年的同学们,大学毕业之后大都进入各家煤炭能源企业工作,不少人甚至工作在一线生产线,即煤矿/洗煤厂。还记得入学之时,老师对同学们的许诺仍然是煤炭行业的兴旺发达,平均收入远高于其他专业水平,只要踏实努力奋斗,日后当个矿长之类易如反掌云云。而实际上,当时正处于煤炭产业“黄金十年”的末期,后面紧接着的就是整个行业的衰退与萧条,据我所知,不少同学毕业之后在煤炭行业拿着2、3千元的薪水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实在支撑不下去又不得不转行重新谋求工作,意味着又要从零开始。
而我刚好因为对本专业的无感,从一开始就没怎么在学校里认真读书,又因为一直以来对商业以及传播极其深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四年都在外蹦?,从摆地摊小生意做起,开店卖零食,四处探访生意火爆的商人取经,再到进行金融衍生品的投机炒作,后来又因为一些机缘索性离开学校来到北京,一头扎入互联网……如果不是这些经历,或许我现在正在某个偏远山区的煤矿做一名技术人员,然后因为行业衰退单位发不出工资而被迫转行……
在朝阳行业内,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愿意长期发展的领域。哪怕是互联网行业,最简单分类也可分为技术、市场、运营、产品……等等一系列。重要的是,这个领域跑道要足够长:刚入门的初级水平和资深的高端职位,收入可达几十倍的差距。
比如,刚入门的文案只能拿到三四千块的月薪,做到资深之后可以拿到10k到30k,再向上走,开始做创意,负责整体项目,于是就再翻倍。
想办法找到这个领域顶尖的5%的人。这一小撮人不仅是专业能力的强大,经验的丰富,对行业趋势更准确的判断,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对工作的态度将极大地影响你,“哦,原来工作应该这么做。”同一件事,庸才和精英的差距将会非常大。
一流的企业家,广告人,设计师,工程师甚至科学家,其人格魅力将感染到你,让你不由自主以之为榜样,以之为目标,不断前进。据说从小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也有类似的效果,但如果能与这些行业顶尖人物亲身接触,甚至一起工作,效果将更为强烈,他们将成为你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
这种和行业顶级人才相处的机会,只有大城市才有。在这个过程中你将受到巨大的心理震撼。任何书本或者影视作品都难以传达。你必须身在其中,亲身感受,让热血上涌,让内心震撼,夜里辗转难眠,被自己的目标所激励,自己也必须成为那样的人。
如何接触到各行业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最好的方式是想办法混到他们的公司工作,哪怕给他们打工当小弟,以学徒的方式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方式。如果你想靠写字儿出人投地,那么黄章晋的大象公会可能是你要重点考虑的地方,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顶尖的广告人或者创意人,那么去环时互动给金鹏远干活的机会你一定不要错过。
金字塔的顶尖注定只有那5%的一小撮,跟随这样的人,即便日后无法超越他们,肯定也要比任凭自己放任自流,沦为万千庸众中的一员要好得多。
如果没有机会跟他们一起工作,那就想其他办法接近他,了解他,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微博,博客,公众号对他进行学习。他看什么书,他关心什么问题,他对工作的态度,对事物的判断是什么样的?你要跟着看,跟着学,跟着想。能够达到这个层级的人,一般都会是一些已经建立了个人品牌,乐于分享的人。
有时候学习模仿的过程甚至可以比较粗暴。举例来说,如果你羡慕大象公会的文字写作技巧和对传播的把控,想要获得这样的技能,而又没有机会混入其中工作,亲自接受魔鬼教官的耳提面命,那么找几十篇优秀的大象式文章,直接誊抄、默念、朗读、甚至背诵。这个方法笨拙但是有效。
想要在比别人更短的时间达到“出人头地”的目标,你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
在职场上,作为一个刚入行的新兵,开始时,别人交待给你的工作,可能你加班加点也只能勉强做到60分及格的水平,很难令人满意。但不要气馁,坚持做,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慢慢地,你会越做越好,从60分逐步提高到70分、80分、90分,效率也会越来越高,不再需要每天加班加点也能按时完成。于是你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可以主动去承担更多的任务,探索更多的领域。
一定要非常勤奋,这个世界上的懒汉太多。你只需靠“勤奋”二字已经可以秒杀90%的庸才。将自己变成一个学习机器,注入极强的自我驱动能力,这会让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比普通人跑的更快。从早到晚,周末也不休息,拼命读书、白天黑夜在实验室、办公室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莫欺少年穷,努力奋斗会带来回报,你的快速成长将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工作以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同事是之前在某司工作时的一位产品经理,新入行,懂得不多,但无比勤奋。当时团队朝9晚9赶项目,非常累,可是他每天几乎都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有段时间我甚至试着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公司,结果他仍然已经坐在自己座位上开始画原型,周末我去公司取东西,诺大的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就问他,难道你就不想在家多休息休息,或者周末出去放松一下吗?他说,反正在家也没什么事,还不如来公司干干活看看书,还有免费wifi和饮料喝,哈哈。虽然是句玩笑,但当时就让我心生敬意,觉得此君非凡人。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一个新手小白成长为可以独立负责多个项目的优秀PM,半年之后就有人专门来挖他,成长速度惊人。
在一个朝阳行业,廉价的只会是刚入行的新兵。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经过一年的勤奋,你基本上可以脱离几千元月薪的苦逼生存线,进入一个稍微宽松一些的状态。
千万不要陷入单纯的上班领工资的心理模式。上班打卡,下班走人,回家看电视,月底领工资……一旦你满足于这种状态,忘记你的雄心壮志,你的步伐也就慢了下来,很可能止步于此。
很多本来跟你一样有着雄心壮志和炽热欲望的人,一旦进入一家比较好的公司,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就开始满足于这样的状态,从此止步不前,放弃了更多可能性。所谓的“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儿”是我听过最愚蠢短视的态度,说这种话的人简直注定是个loser。
要超过这部分人,需要超乎常人的自我驱动能力。
超强的自我驱动能力,意味着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对工作的一种个人品牌的注入。主动去承担更多责任,接受更多挑战,这是你的机会。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有人忙碌有人清闲,如果你是那个最繁忙的人,你应该庆幸,因为这意味着你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能够更快地成长。成为团队中大家都离不开的一个人,是你价值的最好体现。
超强的自我驱动能力,也意味着超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学习包括三个方面:
1.学习已有的总结。读书,视频,会议,听课等。
2.观察并分析他人的行动,同时大脑模拟演练“如果是我我应该怎么做“。(非常重要)
3.尝试去找机会实践前两步获取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反馈提高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要刻意为自己建立正反馈的回路,这个决定了你在这个领域能走多远。很多事情都是“越做越好,越好越做”。获取正反馈比较好的方式是“应用”和“分享”。
应用:在工作中刻意去使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技能。一种写作方式,一个营销技巧……
分享:通过看书上课获取到的灵感/认知,要不断去给他人分享以得到认同,方式可能是读书心得体会的公开发表,也可能是一次当众讲演或者经验分享。现在有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就更加方便。
分享同样也是建立个人品牌的一个绝佳的机会。有个人品牌的人,相比起普通人,工作会更加认真(因为应付会丢脸、砸自己的招牌),在他人的眼中,也会有更大的价值。对于雇主来说,也更愿意雇佣有个人品牌的员工,并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薪水。
当你能够在专业领域建立起一个引人关注,值得信任的个人品牌,出人头地也将是顺理成章的事。
出人头地的几个重要步骤
1.远离经济衰退的中小城市,进入资源密集的一线城市。
2.选择风口上的朝阳行业,获得基本生存能力。
3.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并刻意建立正反馈。
4.接触、跟随、模仿、学习行业顶尖人物,以其为榜样,高标准要求自己。
5.以超强自我驱动能力学习,以勤奋战胜绝大多数人,从行业新兵短时间成为团队核心人员。
6.探索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持续总结,并建立分享机制,着手个人品牌的打造。
心理学家说,每人都应该有一种嗜好。我推荐的嗜好就是广告。选上一个你的公司了解甚少的题目,努力钻研,使自己成为这个问题的专家。计划每年写一篇好文章,给《哈佛商业评论》投去。值得一写的题目有:零售价格心理学、建立最适度的广告预算的新方法、政治家对广告的使用、跨国企业广告一体化的障碍、媒体的预计覆盖率与实际覆盖率间的矛盾。一旦你成了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的公认的权威,你就可以青云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