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2-10 12:12
内容预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评价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
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鸡声茅店月, 。
(2)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3)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抒发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
(5)把李清照的《武陵春》默写完整。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4分)
A、今亡亦死 / 生死存亡 B、将军宜枉驾顾之 / 三顾茅庐
C、长跪而谢之曰 / 非常感谢 D、苟全性命于乱世 / 苟且偷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至5题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 ,并不是非要到达 。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 cǎi (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qiān xǐ( ) jīng cǎi( )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
就像 ,并不是非要到达 。
5、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3分)
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6-8题。
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乐的序曲。青春让我们充满热情,充满朝气,充满希望,请跟我来,我们一起登上青春的车,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初三(1)班举行“青春随想”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边项目。
6、请介绍古今中外你最崇拜的青年名人,并简要叙述他们的事迹。(2分)
7、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要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分)
8、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总结性的发言。(3分)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1题。
(一)(8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三条建议?(3分)
11、选文诸葛亮对刘禅谆谆教导,从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3分)
(二)(11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说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
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2、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13、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 论证,其目的是什么?(3分)
14、在作者看来,敬业的理由有哪些?不敬业的害处又有哪些?(3分)
15、“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简要评价。(3分)
(三)别踩疼了雪(15分)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见到它。
○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6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承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是冬天,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5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6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
16、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3分)
17、第○7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8、揣摩第○9段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
19、第○15段的划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20、文中第○10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50字左右)(4分)
(四)(8分)
少时,一托盘托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盘肥羊,嫩,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齐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名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栏畅饮,不觉沈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
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来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沈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
21、宋江的这一诗一词都是借以咏志之作。从他的诗词的内容透露出宋江的哪些情况?请结合内容作合理的分析。(3分)
22、宋江为什么会被刺到江州?浔阳楼事件后宋江的遭遇又是如何?请结合整部作品的内容作介绍。(5分)
三、作文(50分)
23、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题目: 令我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她令我感动”“那一刻令我难忘”等等;
(2)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姿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抑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态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
1、略
2、A C
3、迁徙 精彩
4、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5、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经历起伏跌宕才能抵达事业的巅峰。
6、周恩来。他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因此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7、略
8、略
二、阅读
(一)
9、我认为营中的事情,都拿来询问他,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才
能高的和才能低的各得其所
10、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小
11、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
(二)
12、敬业的重要性(我们要敬业)
13、道理 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14、敬业的理由:○1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2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害处:○1学理方面,亵渎职业的神圣
○2事实方面,把事情做糟
15、看校门的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认真做好本分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
16、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
17、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 作铺垫)
18、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形象生动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
19、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雪白”),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压”)
20、两位母亲的信,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想到妈妈平时对我的付出,我要说:“妈妈,我爱您!”
提示: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话题不偏离母爱;有具体感受;联系实际;语言表述通顺,字数符合要求。
(四)
21、出身、成长经历、杀人被发配、感叹自己目前的潦倒、反抗的意识。
22、宋江因为杀了阎婆惜,被发配到江州。
宋江在浔阳楼题的反诗被黄文炳发现了,结果报知蔡九知府,把宋江关进了大牢。由于梁山泊戴宗传假信被黄文炳识破,使宋江招来了杀头之祸。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救了宋江,杀了黄文炳一家,最后上梁山。
附加题
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态其所安/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
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