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1-21 11:46
励志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有哪些励志的人物值得我们敬仰呢?他们的故事你有了解了吗?下面小编已经为你们整理了励志人物及其故事,一起来学习吧。
励志人物及其故事篇一他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如今身价376亿!
2015年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中,蔡崇信以59亿美元(376亿人民币)身价名列第38位。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蔡崇信当年竟放弃70万美元年薪(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580万),带着怀孕的妻子投奔马云,拿月薪500元,他为什么这么做,又如何成就现在的身价的呢?
1999年,蔡崇信赶赴杭州拜访马云,当时阿里巴巴还是一家鲜为人知的创业公司,其创始人马云同样名气不大。此时的蔡崇信一直在香港工作,是瑞典投资公司Investor AB的高管。
然而,就是一次见面改变了蔡崇信整个人生轨迹,他竟然提出放弃一切(包括年薪70万美元),跟着马云一起干,月薪500元也没关系。甚至,他的家人,以及怀孕的妻子都强烈反对,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999年5月,他和马云第一次见面。去之前,他的台湾朋友给他描述马云“这个人有点疯狂”,当他去了之后,发现马云甚至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任何公司实体都不存在,只有一个上线刚刚几个月的网站——阿里巴巴。
他与马云见面的时候,就被马云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马云非常平易近人,还极有魅力,他一直都在谈论伟大的愿景。他们没有谈商业模式、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马云说,“我们拥有这些数以百万计的工厂资源。我如何帮助这内地工厂接触到西方世界呢?”
当时他觉得马云的创意——将这些公司推上线——够得上伟大,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想法。他很欣赏马云的个性,然而,真正打动他的地方,不仅仅是马云本人,而是马云与一群追随者患难与共的事实。
蔡崇信:“我想,这家伙有能力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马云真的有能力做成一番事业。我是不是也该加入这个充满冒险精神的团队呢?”。他告诉了马云这个想法,马云说,我只付得起500元的月薪。他说好,没问题。
打定主意后,蔡崇信决定辞掉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跟马云一起干。然而,当时他的妻子克拉拉正处于怀孕阶段,一听说这个想法,就觉得自己的老公疯了,这么好的待遇不想干,却去一个不知道未来的小公司。
一听马云只付得起500元月薪,就连蔡崇信的老爸——蔡中曾(台湾知名律师)也连连摇头。不过,蔡崇信却坚定的辞职了,把家人气得够呛。
1999年,蔡崇信来到杭州再次找到马云,这一次他还带着妻子克拉拉,希望说服她同意自己加入。
6月,马云对他说,“崇信,请帮我组建公司吧。”他答应了。他问马云哪些人将成为股东,马云给了他一个名单,几乎小屋里所有人都是股东,马云将很大一部分公司股权让给了创业团队,这让他很惊讶。因为,其他企业家会说:“我想尽可能多持有股份,掌控公司。”马云开放的胸怀,让蔡觉得自己跟对了人。
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蔡崇信拿着一块小白板,挥汗如雨地向员工们讲述何为“股份”、“股东权益”,接着又帮“十八罗汉”拟出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合同,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
接下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蔡崇信操盘的3次重要增资了:
2000年,蔡马二人前往日本软银在东京的办公室与孙正义谈判。蔡深谙谈判出价之道,一坐上谈判桌,马云即发挥独有的个人魅力,大谈阿里巴巴美丽前景,而蔡崇信虽然不多话,却在关键时刻,对孙正义前两次的出价勇敢说“不”。
最终,孙正义点头答应拿出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凭借这次投资躲过了互联网的最寒冷的冬天。
2004年和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马云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让阿里巴巴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2019年,蔡崇信带领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他参与了IPO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公司结构的设计以及承销商的选择。他不断打电话与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进行沟通。阿里巴巴创造了史上最大的IPO,蔡崇信持有的2。9%股份价值45亿美元。
2015年,蔡崇信以59亿美元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48位,掌声与鲜花背后,很多人佩服他的眼光和能力,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面对当时家人、妻子的不理解,他曾经多么倔强的坚持。
所以,你看,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有多重要!
励志人物及其故事篇二自己挣的是应得,他给的是惊喜
赵薇的人生已经敲了第二次上市钟,然而你还在关心她穿得好不好看。
好吧,这个段子已经红遍朋友圈了。
22岁以《还珠格格》红透亚洲,又出演《情深深雨蒙蒙》等琼瑶剧奠定地位;偶像演员出道,此后成功转型演技派,出演《京华烟云》、《亲爱的》、《虎妈猫爸》等影视剧,部部经典。
她拿奖拿到手软,多次封后,成为中国影视圈中流砥柱。
谁知,她再次回校深造,并转型做导演,2019年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当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
她还出过8张音乐专辑,获得过最受欢迎女歌手和最佳女歌手。
你以为她的人生就这样在影视艺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吗?错了!
她玩起酒庄,开始投资,是阿里影业第二大股东、唐德影视股东。最近一次以1700万入股中国创意,已经是她的第五次入股投资了,8天的时间翻了近十倍,变成1个半亿元。
“赵菲特”就这样成功占据娱乐版和财经版,成为着名投资人。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事业上的“强人”还有一个几乎无负面新闻的老公和一个继承他俩优点的可爱女儿。
“赵菲特”今年39岁。
一直认为女人分为两种,大女人和小女人。
这并不是体现在她的出生,更不是穿衣打扮,也不是她经济独立与否,而是待人接物的态度、面对挫折的心态,是骨子里的那种感觉。
赵薇就是大女人,所以,她才能有这么好的人脉,才能在挫折中用作品说话,用实力来交答卷。
她有资本吃青春饭,有足够的话题靠炒作吸引人气,然而她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娱乐圈不多的含金量高的艺人。
最让人惊讶的是,她对待婚姻和家庭的态度。
见过大世面、看过人情冷暖的赵薇没有那么多公主心,也没有那么多功利心——虽然她的老公黄有龙经济条件不错,但她也只是找一个和她般配的人而已,而不是想通过他得到什么,也不是想通过他证明什么。
赵薇对婚姻的态度,值得深思。
她说:“其实我觉得婚姻这个东西,我自己认为也是不值得去强求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我甚至于是一个对婚姻不抱希望的人,而不是我对婚姻抱着很大希望去走进婚姻的人。”
她说:“当然我首先做好我自己,我的准则就是不给我的另外一半,不给我所谓婚姻的拍档去增加负担,我保持我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生活,对我来说我们是伙伴,我们可以是朋友。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当下生活的模式,就是我去做最好的自己,对另外一半不会有过多的要求,我的底线就是尊重。”
这种“对婚姻不抱希望”,并非消极悲观地把婚姻当作任务,更不是不爱自己的老公和家庭,而是“不会希望借由婚姻,来得到什么或者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因此,她做好自己,不给伴侣压力,反而得到了细水长流却根深蒂固的感情。
反观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之所以在婚前纠结、婚后抱怨,说类似“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的话,皆是因为她对婚姻和伴侣有太多的要求。
谈恋爱的时候,要求他有学历、家世好还要模样好;结婚前,反复纠结,看身边姐妹晒着豪车名包,心里有很多不平衡;婚后,又总是对比着别人的生活埋怨自己的老公不会挣钱、不够体贴,觉得自己的公婆没有别人的公婆贴心,日复一日,变成怨妇。
不求诸己,反求诸人——这是“不满意”的根源。
一开始,她们的思维模式就是:找你,有什么用?
赵薇说,很多中国人的骨子里,大概都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情绪在。这个体现在女人身上,这种悲观主义就会造成深重的不安全感:总担心钱不够花、总担心老公要出轨、总担心孩子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总担心老了重病怎么办。她们把安全感寄托在找一个男人身上,让他带来更多的钱更好的生活更舒心的环境。
可是,当两个人成家,女人们又会发现,其实家庭生活是需要付出更多成本的,她们不断比较、不断有新的要求——遗憾的是,是对男人的要求。
想一想,那些下雨天因为男友不送伞而生气的姑娘,如果你没有男友,难道就一直哭到雨停吗?
那些抱怨男友没有钱买更好的包包的姑娘,如果你没有男友,难道就一直容忍自己一辈子背地摊货吗?
那些总抱怨自己老公不求上进没有挣到足够的钱买新房的姑娘,如果你没有老公,难道就一直甘心总在租房搬家、租房搬家吗?
太多的女孩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是大女人,实际上却是满满的脆弱公主心。
很多标榜着独立自强的“女权主义者”,思维定势仍然是“男人该怎样怎样”的传统女人依赖心态。男人的给予和付出变成了“理所应当”,甚至认为他“应该”给得更多。
而在一段成熟的现代情侣关系里,自己努力挣来的是“应当”,男人的努力、成就和付出应该看作是惊喜。
不管男女,总是抱着“牺牲精神”的状态最恐怖。“我是为了他才怎样怎样”、“如果不是他我会过得更好”。
姑娘,任何一种选择,你都是为了自己。他事业不成功,可能你不舍的是他的顾家和温暖;他没有时间陪你,可能吸引你的是稳重的魅力;他即使再一无是处,也许你看上的是他的外表呢?只不过,选择的结果或许并不如你所愿。
婚姻是一种契约,当然,不是功利意义上的合作,而是精神层面的契合,基于感情基于责任。而一份长久契约的条件是你们在感情上势均力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毕竟,你是什么样的人才会遇见什么样的人。
你有你自己的判断,也有你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想要依靠他来改变什么给你什么。你看,幸运、强大如赵薇,也是靠自己走到现在。
意外的惊喜是,当你不再对另一半有过多的要求,专注于提升自己,你反而遇见了更好的人。而且,一直要求自己而不是给对方压力,你们都会变得更优秀,并且感情也会更加纯粹和瓷实。
你看,赵薇和黄有龙,几乎从未有过负面,就是一对岁月静好的寻常夫妻。
需要一提的是,并非每个独立认真的姑娘都能取得赵薇一样的成就。然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合适的事情,过匹配的生活,要求自己而不是指望别人——这是共性。
这篇文章,写给“彻底是大女人的姑娘”看,也写给那些“自认为是大女人的姑娘”看,更写给那些“纠结在大女人和小女人之间的姑娘”看。但不是给“彻底是小女人的姑娘”看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生活方式和选择权利,能找到一个永远的依附也是一种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