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心经之搞定不听话的孩子
逍遥右脑 2018-11-05 18:22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爱玩手机,从来不愿意看书?”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叛逆,你说什么,他的回答永远都是‘不’?”
“为什么越是不让他做的事情,而他越要去做?”
“为什么一不开心,他就会大喊大叫?”
这几位朋友问题中的“孩子”和“他”,都是与优优年龄相仿的小男生。说实话,这些妈妈们的问题,很多也是优优曾出现过的,只是...妈妈一发现问题的苗头,就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且...只是妈妈的一些小小的转变,就可以换来优优大大的改观。
【蹲下与孩子交谈】这一点妈妈有两方面的体会,一方面则是,很多时候,优优犯了错误或做了错事,如果妈妈站着批评小朋友,优优是根本意识不到的;但如果妈妈蹲下来,拉着优优的手,与优优的目光平视,只需要说一句简简单单的“优优,这样做是不对的”,优优便会很认真地看着妈妈,说“对不起”。另一方面则是,一些需要立马叫停之事,如果妈妈只是一味地对着优优喊“停下来”、“Stop”,小朋友不但不听,而且还会做得更欢;但如果妈妈走到其跟前,蹲下来,平视地望着优优,说道“这样不可以”,小朋友便真的会立马停下来。
【摆事实与讲道理】优优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小朋友,一些事情,如果爸爸或妈妈想用简单的“武力镇压”,那是绝对行不通的,一定是要与其摆事实、讲道理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便是,妈妈每天带着两个小朋友去公园散步,该回家的时候,如果妈妈一再要求优优,“走,我们回家”、“不行,现在必须回家”、“不能玩了”......那肯定是无效的,只会换来倔强优优的大哭大闹或大声叫喊“不”;而妈妈如果和小朋友好商好量地说,“弟弟饿了,要回家吃奶奶”、“天气太热了,我们回家吧”、“妈妈要回家喂弟弟,给优优做饭”......那么优优一定会非常痛快、而且非常开心地拉着妈妈的手朝家的方向走去。
【提高嗓门之错误】偶尔遇到心情有不好或耐性耗尽之时,对于优优的胡搅蛮缠或哭哭闹闹,妈妈也会提高嗓门儿,想以自己的声音盖过优优的声音,以此起到压制的效果,但经过几次,妈妈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由此,优优也开始变得凡事大喊大叫,尤其是弟弟哭了的时候,优优也会冲着弟弟一通大喊大叫。优优这样对弟弟是不应该,但这“不应该”的源头还在于妈妈,优优是有样学样,也想以自己的声音压住弟弟的哭声呢!事后妈妈做了很深刻的反省,从此以后妈妈是努力再努力,做到不喊不叫、不断磨练自己的耐心;而优优也由此改变了对弟弟的态度。
【耐心去做每件事】对于两个小朋友,妈妈真的是很佩服自己的耐心(“育儿路上妈妈请慢下来等等孩子”),而对于爸爸,就没这么幸运了,很多时候,爸爸一开始磨蹭,或者说话一开始?嗦,妈妈就开始不耐烦,不愿意再继续与爸爸同做的事情。以此给优优带来的坏影响则是,小朋友做事情也会有半途而废、因为一点不顺而不愿意继续下去的现象,很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妈妈做了小小的改变,要么告诉爸爸事情怎么做更快更好,要么就什么也不说地任爸爸继续下去,再要么就是晚上睡觉时避开小朋友与爸爸在卧室里聊。现在想想,优优是个专注力非常强、而且意志非常坚定的小朋友,可能与此也有关系吧!
【放下手机陪优优】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被俘虏,在优优还小的时候,妈妈认为小朋友不懂,于是很多时候趁优优自己玩之时,妈妈看看手机信息,或在电脑上写写博客。当时的感觉就是,本来乖乖自己在玩的优优,一见妈妈玩手机,就再也不乖了,哭哭闹闹不说,而且总缠着妈妈做这做那的。后来妈妈一想,也是啊,手机剥夺了妈妈对优优的关注,小朋友肯定不开心啦!从此以后,妈妈每天都会将手机放在桌子上,QQ、微信和邮件都关成静音,唯有电话是音乐(以确保有急事可以找到妈妈),这样一来,妈妈可以非常专心地陪着优优,或者就是坐在沙发上看书,小朋友也会非常乖巧地自己玩。
【严格地遵循作息】想必妈妈们都有相同的经历,由于种种原因而打乱了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和规律,优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出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出去玩晚上回来得晚,认为小朋友在车上睡了就没关系,但孰不知,在车上睡着了的优优,到家后从车里抱出来又醒了,这样睡眠就被打断了,不哭不闹便是幸运;但被打断的睡眠,会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情绪,优优一般第二天就会很不开心。经历了几次如此的波折之后,每次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外出,都是严格遵循小朋友们的作息时间和规律,当然,提前对行程的安排和合理规划还是非常重要的。
【减少使用否定词】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也不断增强,于是便出现了很多“这不行”、“那不可以”之事,因此妈妈在生活中也免不了很多诸如“不”、“NO”等的否定词,往往都是妈妈越是说“不能...”,而优优越是要...。后来妈妈通过读一些育儿书发现,这是此年龄段小朋友的共性,一来是他们脑子接收信息的能力还有限,不会理解“不”的含义,妈妈说“不要什么”,他们听到的、进入大脑的,就是这个后面的“什么”,而忽略了前面的“不要”;二来也是一种叛逆的表现,妈妈越说不要怎么样,小朋友越要怎么样,以此来试探妈妈的底线;三来便是小朋友们对于负面的词汇,都是具有抵触心理的。了解了这些,妈妈便改变了说话方式,与其说“不能在沙发上蹦蹦跳跳”,不如说“到地上来蹦蹦跳跳”,效果真的很不错,也算是以此而转变了优优的注意力吧!
妈妈最后语:其实,这些“妈妈的小转变”和“优优的大改观”,说白了,也就是育儿路上言传与身教的力量,妈妈是优优的第一任老师,优优都是在日常生活的不经意间学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优优很多问题的根源,其实都在于妈妈,在于那个陪伴他们最多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