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1-01 12:02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种茶树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接近城市分布
政策: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A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如我国橡胶和双季稻生产北推;小麦种植高限扩展
B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如玻璃温室(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温度、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进行调节
梯田——改造地形;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灌溉——改造水分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0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如城市周围成为菜、肉、蛋、奶、园艺业等农副产品基地
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如美国东南部花、菜基地供应东北部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
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美、加、澳、法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
荷兰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大城市;
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
农业主要地域类型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的方式的角度)
农业地域类型代表性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分类特点
水稻种植业中国秦淮以南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劳动密集型自给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央大平原美、加、阿根廷、澳、俄、乌克兰商品农业种植业密集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先进农业科技
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背风坡;灌溉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东水西调)欧洲、北美、南非、澳、新西兰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地广人稀,大规模机械化经营;优良的天然牧场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广阔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