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0-29 14:23
南宋被元朝灭掉后,与宋朝相关的历史也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外。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恭宗赵显的最终命运又是怎样呢?在四岁的时候,赵显跟随母亲全太后一起投降了元朝,迁居到元朝首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此后,这位年幼的南宋末代皇帝开始了他多舛的人生。
最初,元世祖忽必烈对赵显母子还算礼遇,将赵显封为瀛国公。忽必烈对赵显最初的印象不错,甚至将公主嫁给他。似乎赵显的一生虽然因为失去皇位而遗憾,但能在优渥安宁的生活中渡过一生,也算是亡国之君不幸之中的万幸。然而,事与愿违。民国史学家孟森认为:元朝统治的一大缺憾是马上打天下,马上治天下,没有能够更好的管理广阔中原地区的政治经验,由此导致了大大小小的反元斗争此伏彼起,而且很多的起义都是打着宋朝赵家的旗号。随着赵显的一天天长大,过去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成年男人。忽必烈对他的戒心越来越重,这种猜疑终于在一个点爆发了。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夜里,忽必烈被噩梦惊醒。在梦里,他看到一条金龙缠绕在宫殿的柱子上,向他张牙舞爪。第二天,赵显来朝觐,恰好就站在忽必烈梦里金龙缠绕的柱子下。忽必烈感到事情非常严重,想要杀掉赵显,以绝后患。正当忽必烈向自己亲近的臣下商量这件事时,公主和赵显知道了这个消息。公主连夜痛哭流涕,苦求忽必烈放过赵显。赵显自己也非常害怕,于是以退为进,乞求忽必烈允许他出家。因为担心自己在汉地的影响,赵显主动要求去西藏做喇嘛,专心学习佛法。如此,忽必烈才放过赵显。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赵显当了喇嘛,他的母亲也出家为尼。赵显从此专心研读各种藏传佛教经文。凭借聪慧的天赋与勤奋的努力,赵显很快掌握了藏文,逐渐成长为一位佛法精深的上师。他翻译注解了《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经》等著名藏传佛教经典,被尊称为合尊法师,甚至还曾被推举为萨迦寺的主持。赵显有一个儿子,名叫赵完普。在赵完普很小的时候,赵显便让它剃度出家。历史似乎在这里可以结束了,然而这并不是这位末代皇帝的最终命运。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赵显已经53岁了。一天,他想到几十年来,自己身份从皇帝到喇嘛的巨大反差,感慨万千,作诗一首: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这首诗很快被监视赵显的人汇报到朝廷,于是不久赵显被赐死。至于赵显的儿子则继续做喇嘛。在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时,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更加频繁激烈,很多义军都打着宋朝赵姓皇族的旗号,这再次引起了元朝政府深深的担忧。元廷害怕赵显的儿子赵完普即使是喇嘛,如果落到起义军手里,成为精神领袖,那对自己的统治大大不利。因此,至正九年(1349年)五月,元顺帝下令,将赵完普以及亲属都迁徙到偏僻的甘肃沙洲安置,严禁他们与任何人随便交往。在《皇明本纪》中,隐晦的记载了赵显这系子孙的最终命运。一天夜里,赵显的舅舅吴泾全,梦见二个僧人来见他。其中一个僧人说:“我是您的外甥啊,我们父子无罪,却被元廷杀害,准备诉诸于上天,舅舅资助些纸笔吧。”说完洒泪而去。从此,史籍中再无他们的任何记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