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0-27 16:51
杭州市进化二中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内写明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原创)
A.踌躇(chú) 眼睑(liǎn) 锲而不舍(qiè)
B.女娲(wō) 抽搐(chù) 廓然无累(kuò)
C.酝酿(niàng) 蹒跚(pán) 气冲斗牛(dǒu)
D.悲怆 (càng) 阴霾(mái) 骇人听闻(hài)
2、选出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 ( )(原创)
A.受权 终身受益 赌博 博学多才 B. 倒坍 死心塌地 骛远 趋之若骛
C.钟磬 罄竹难书 大概 慷慨淋漓 D. 抱怨 杀敌报国 儒生 妇孺皆知
3.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
①中考即将来临,为给考生创造一个 清静 的考试环境,有关部门清理整顿了一批噪声源。
②这个经历了一千多年风雨_腐蚀_的古建筑,究竟还能保存多久,实在难以预料。
③ 轰隆的巨响, 震耳欲聋,游人们打着手势夸张地交谈着,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④请打开你的行李接受检查,我们要看看你有没有携带危险物品。
4.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户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你说这够不够悠闲?
①门对长桥,窗临远埠,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
②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
③在洒上一曾细得同粉似的白雨。
④在这幅冬日乡村图上。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原创)
A.“鸡鸣村角现晨曦”这句太好了!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B.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
C.他问我叫什么名字,是不是江南人。
D.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马加爵的泪水竟然远比死者的鲜血更让人觉得沉重;而他的忏悔与自白远比那些永远失去的生命更让人觉得无奈和悲痛。
6.阅读下面新闻稿,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其内容。
地震突如其来,玉树几近废墟。在夺去2000余条生命的青海玉树大地震中,位于巴塘草原废墟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5名老师和880多名学生全部生还。该校校长说,在遭受地震重创的玉树县,学校能创造“零死亡”的奇迹,并非偶然。第一民族中学历来重视安全教育。汶川特大地震和湖南湘潭学校踩踏事件发生后,学校曾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多次演练的经验,使老师能够冷静沉着地带领学生学科合理地避难。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原创)
(1)足蒸暑土气, 。
(2) ,人迹板桥霜。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语序合理,句意贯通:可以增删和调节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非常重要。
(2)心态不同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3)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
(1)首先,学校教育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提高科学精神的培养。(2)其次,学校应尽量避免不要灌输。(3)虽然从目前来看,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招生是公平的,可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 。
10.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记者:总统阁下,您能就反攻的时间说点什么吗?
罗斯福:你能保守秘密吗?
记者:这难道还有问题吗?
罗斯福: 。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秋光里的黄金树 周涛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11.结合文章,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4分)(改编)
①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
②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1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下列句子加以赏析。(4分)(原创)
①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
②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13. 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但第八、九自然段写的却是孩子和老人,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改编)
14.文章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对此话的理解。(4分)
(二)
①现今正在研制的第四代核武器,是一种不用传统的核爆炸即可释放大量核能、产生大规模杀伤效应的武器,第四代核武器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其附带杀伤效应较弱,强化了核反应中的部分杀伤效应,同时抑制了其他杀伤因素的产生;它的杀伤手段和目标更为单一,可以只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攻击特定的目标或设备,令使用者在使用核武器攻击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更加灵活;而且高科技含量非常高。
②从技术角度来说,第四代核武器的发展虽以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为基础,但所用的关键研究设施是惯性约束聚变和加速器等装置。它不像发展前三代核武器那样需要进行大量核试验,它的基础是民用核科学研究。因此,它的发展不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在军事上,由于这类武器不产生剩余核辐射,可作为“常规武器”使用,因此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
③现今正在研制的第四代核武器包括核同质异能素武器、金属氢武器、反物质武器、粒子束武器等。 最近,军事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的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技术已被列入某国国防部的“军事关键技术清单”,并被认为“有给战争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潜力”。
④核同质异能素是指质量数和原子序数相同、在可测量的时间内具有不同能量和放射性的两个或多个核素,比如,铪-178m2和铪-178就是核同质异能素。每克高能炸药释放的能量约为1千焦,而每克核同质异能素释放的能量大约是100万千焦,比高能炸药的能量大100万倍。目前,一些研究人员利用重离子碰撞或惯性约束核聚变中产生的中子脉冲,可得到核同质异能素。
⑤这种新武器的能量来源于核同质异能素的衰变过程。高能状态的铪-178m2放出γ射线衰变为铪-178的半衰期为31年。按照这么慢的衰变速度,核同质异能素当然不会有什么威力。要使得核同质异能素能作为核武器的能源,必须使得它们能瞬间衰变。最近,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利用低能X射线轰击铪-178m2,可以使得铪-178m2进行瞬间衰变。不过,在使用以前,首先要给铪核“注入”高能光子,使铪-178转变成铪-178m2。这一步骤需要在加速器或反应堆内完成,而且产量甚微。目前,国外一家空军研究实验室获得铪-178m2的产量小于万分之一克。
⑥科学家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5年内将能获得克量级的产品,可以利用微型导弹携带核同质异能素弹头,其威力远大于传统武器。这类武器释放的高能γ射线能够杀死位于现场的所有生命体。与裂变武器相比,核同质异能素武器的核辐射却微不足道,因此,它可作为“常规武器”。
⑦第四代核武器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有飞跃。
15.请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下面。(2分)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原创)
(1)它(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可作为“常规武器”。
(2)这项技术已被列入某国国防部的“军事关键技术清单”,并被认为“有给战争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潜力”。
17.选文第⑤段中的“这种新武器”的能量来源和传统核武器的能量来源各是什么,分别用一个词回答。(4分)
18.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4分)(原创)
①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5年内将能获得克量级的产品,可以利用微型导弹携带核同质异能素弹头,其威力远大于传统武器。
②第四代核武器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定有飞跃。
三、文言文阅读及古诗赏析(20分)
地 震(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
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①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②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④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⑤。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注释〕:错折:扭离折断。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余适客稷下(做客) B.并忘其未衣也(衣服)
C.逾一时许,始稍定(才) D.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仆而复起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B.墙倾屋塌之声 前人之述备矣
C.并忘其未衣也 既克,公问其故
D.视街上,则男女裸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②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22.这篇文章名为《地震》,你认为作者主要是写了地震的什么情况。请结合文中材料具
体分析。(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2)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跃水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
24、写作(40分)
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需要经常的清点。
请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清点”一般指对物品的清点,在这个话题中,含义不同;(2)这个话题涵盖的生活面很宽泛,但个人的思想感受应与上述提示性材料内容一致;(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联想等等;(4)题目不限;(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每题3分,共30分)
1、C 2、B 3、B 4、C 5、C 6、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创造了大地震零死亡奇迹。 7、7、8、略
9. (1)“提高 ”改为“加强” 。 (2) 删去“不要”或“避免”
(3)“招生”后加“制度”或“办法”
10.不公开的秘密,你又有什么用。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11.①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
②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12 ①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②运用比喻,把北方的树比作流窜深山的残匪,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北方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的不满。
13.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14.文章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要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
(二)
15.第四代核武器
16、略.
17.衰变 裂变
18.①不可以。“科学家预测”交待了“未来五年内能获得克量级产品”这一结论的来源,语句包含着这一结论在事实上的不确定的意思,1分;使说明符合事实,用语有分寸,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②不可以。“定有飞跃”太肯定,原文是将有飞跃,(1分)使说明符合事实,用语有分寸,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三、文言文阅读及古诗赏析(20分)
19.B(3分) 20.B D(4分,各2分)
21.
①过了好久,才明白是地震了,各自很快跑出。
②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2.主要是描写了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河水倾泼以及人们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写地震初起时的情景,“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写地震中期的情景,“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写地震后期的情景;“相顾失色”、“各疾趋出”、“喧如鼎沸”、“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等写人们在地震发生时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
(4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2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3.(1)月影到映水中,离船很近,写出江水之清明,境界之宁静安谧。
(2)用衬托手法,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
(5分。上题2分,下题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4、写作(40分)
评分标准
一类卷(35-40分) 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标点正确。
二类卷(29-34分) 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标点正确。
三类卷(24—28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
四类卷(10-24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