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0-18 09:24
20岁就是要做些80岁回想起来都不后悔的事!
——台湾电影《练习曲》
沉睡4年的台湾梦:一个女生,一个背包,一颗梦想心这是我台湾环岛梦的开始,4年前看的这部电影让去台湾环岛成为我的梦想。但是我和很多人一样,一直只是将梦想挂在墙上。然后和所有80后一样,毕业,工作,深深感受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无奈。
工作三年,正是大多数毕业不久的80后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时候。这一刻,我很需要完成我的台湾梦,来向自己证明,我还年轻,还可以不顾一切现实继续追寻梦想;也向其他人证明,被视为不用担心买车买房这些现实问题的北京小孩,不是只想在父母的庇护下混生活。北京身份,应该是我们更加努力追寻梦想的理由。
对于台湾我一直有着深深的热爱,相比风光与美食,台湾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及温热的人情味。这一切在中国都独一无二——台湾社会文化感强、文化氛围堪比大陆的北京,重视文化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既能体会现代事物,又能感受传统文化;台湾又堪称中国唯一的创意之都,创意自由氛围良好,广告、设计、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很发达,孕育了李欣频、赖声川、包益民、林怀民等诸多创意大师;台湾人情最温热,是最喜被照拂也最喜照拂别人的体贴之城,同时蕴含着一种珍贵的“慢”,即“赚生活而不是赚钱”。这一切都与大陆日渐冷淡的人情味与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形成反差。
因此,这趟台湾行之于我,不仅仅是一次旅游观光看看风景享受美食。心怀对台湾这块独特的文化创意土地的憧憬,怀着对梦想的追寻,我就这么出发了。按照自己多年累积的对台湾的理解,踏出一条文化创意之旅。
一个女生,一个背包,一颗心怀梦想的坚定的心。
当飞机落地台北的那一刻,我抑制不住的哭了。梦想成真的感觉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I Can Do It! 我知道,我可以。
人情最温热,我们中国本来就该有的样子我们这些80后90后,从小是听着父母唠叨“我们那个年代”长大的——“我们那个年代,社会治安非常好,晚上睡觉不用锁门;我们那个年代,邻里之间关系密切友善经常往来;我们那个年代,社会人都很单纯没那么急功近利……”
来到台湾,我终于第一次见到了父母口中的“我们那个年代”。在台湾短短的15天里,我们从小认为作为中国人的良好传统、对文化和艺术的尊重、该有的知书达礼仁义忠孝,我在这里都看到了。
台湾是人情最温热,最喜被照拂也最喜照拂别人的体贴之城。即使是分隔了61年的大陆人来到台湾,也会即可被台湾人的热情所感染,因为这份温暖渗透在方方面面。当你与当地人接触,就会懂得韩寒在博文《太平洋的风》中写的出租车司机的故事在台湾真的再寻常不过。此行在台北我住在一位“台湾通”Rebecca家里,她是我在台湾遇到的最美丽的意外。她不仅免费提供我一个单独的带洗澡间的舒适房间,而且我们一起吃饭时信教的她每次的祷告内容都是对我的祝福。我来的时候赶上台湾的雨季,第一天早上因为她要上班,而我们出门已经有些晚了,当她得知我准备去下着雨的阳明山时坚持要再回去拿件雨披给我。她说,“晚这几分钟对我上班还好,但是对你很重要。旅途中最怕生病,如果你发烧了要怎么继续走下去?”果然当日上山非常阴冷多亏了她的雨披。在大陆我们可能会在“顺便”的情况下去帮助陌生人;但是在台湾,台湾人会把陌生无助的你当做亲人、当做至交一样的用心照顾。
台湾之美美在人情。台湾,就是我们中国本来该有的样子!
文化创意领先亚洲, 每个台湾人都是文艺青年相比风光与美食,台湾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文化创意,这一切在中国都独一无二。在台湾这个十分现代化的都市,你既能体会现代事物,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台湾社会文化感很强,文化氛围堪比大陆的北京。由于在文字上保留了繁体字和部分古语用词,台湾人在阅读古籍时的障碍相对小于大陆。这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入的理解与传承。
台湾人又很爱读书,有位网友在微博上写到在大陆地铁里年轻人大多在玩手机,而在台湾他们往往在看书。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已然成为台湾文化地标,它不仅有夜间照耀在桔色灯光下的海量好书,更有诚品自己出品的杂志《诚品好读》及文化课堂诚品讲堂,源源不断将好文化传递给民众。
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台湾人似乎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良好的文学眼光与素养。不仅在岛内初版的图书兼备文字功底与优美的视觉设计,在外籍书的引进上台湾人也总能够筛选出精华引进。同时台湾的译本比大陆一些作品读起来更有文化底蕴与语言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