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一起“动手做”

逍遥右脑  2018-10-14 14:35

不要因为简单而不屑去做,不要因为烦琐而不愿去做。请和孩子一起动手做。孩子得到的,是成长所需要的知识,我们收获的,是一个顺利成长的孩子。

  “动手做”教育理念

  在20世纪80年代,“动手做”概念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LeonLederman教授提出,倡导科学实践要从周围生活中取材。1994年,“动手做”教育理念被引入法国,1996年,法国举行“改善对学生的培养方法,从幼儿园起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发起了“动手做”科学教育计划,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大范围的调查比较发现,参加“动手做”的儿童在科学知识学习、母语学习以及社会接触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

  我和儿子“动手做”

  儿子从小就爱问为什么,于是我就把《十万个为什么》上的解释读给他听,可是由于单纯的解释太抽象了,所以儿子往往听了几句就不愿意再听了,为此我和其他几位妈妈朋友交流了一下,她们也深有同感,这时我才意识到,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探索来获取答案。

  蒸发的奥秘

  一个夏天的中午,我和儿子洗了几块手帕,晾好之后就去睡午觉了。睡醒之后,我拿晾干的手帕给儿子用,儿子显得很惊讶:“咦?妈妈,手帕上的水这么快就没有了!就全流到地上去了!”说完又低头看了看脚下的地面,可是地面上是干干的,并没有水的痕迹,这下儿子更奇怪了:“晾手帕的时候,明明看到水都流到了地面上来呀,可地面上的水又流到哪儿去了呢。”

  我笑着不回答,继续引导着儿子的兴趣,顺便考察儿子的想像能力,看他还能想出什么来。

  “妈妈,手帕里的水是不是都飞了呀,要不,就是太阳公公口渴了都给喝掉了?”终于,儿子想到了夏天那个火辣辣的太阳。

  “来,咱们做个实验你就会知道了。”我拉起儿子走进了厨房。

  一听要做实验,儿子顿时来了兴趣,我们先在一口锅里倒上水,并在水的最高处做一个标记,随后把盛水的锅放在炉子上进行加热,我则抱着儿子在一旁观察,不一会就看到了水开始沸腾,接着又看到雾蒙蒙的水蒸气升腾,此时我就告诉儿子,这就是“水蒸气”,很快儿子便发现,锅里的水越来越少了。

  “那些少了的水都跑到哪里去了?”我边问边指着锅里剩余的水,然后又指了指同时升腾的水蒸气。

  “那少了的水都变成水蒸气了?”儿子反问道。

  “是啊,锅里的水和手帕里的水都是化作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所不同的是,锅里的水是靠火来加热蒸发的,而手帕里的水是靠太阳的照射来蒸发的。”我在提醒儿子联想刚才的小手帕。

  “噢,妈妈我知道了,手帕里的水既不是飞了,也不是被太阳公公喝掉了,而是因为有太阳照射,它就变成水蒸气给蒸发掉了!”儿子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兴奋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乌鸦喝水

  随后,有一次给儿子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时,儿子饶有兴趣地说:“妈妈,我们也试试看吧,看看小石头是怎么让水位升高的。”OK,一个“动手做”的机会来了。我赶紧和儿子一起找来了材料--玻璃瓶、水和小石子儿,儿子先往玻璃瓶内倒了半瓶水,接着用红笔在玻璃杯外水的最高处划一道线,然后便开始往水瓶里投石子儿,不一会儿,水位就开始上升了,儿子看到了水位的变化之后很兴奋,继续往瓶子里投着石子儿,最后水都从瓶子里溢了出来。

  “妈妈,为什么小石子放进去水位就能升高呢?”看到了结果的儿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赶紧用他最易理解的话进行解释,儿子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自己又从头到尾完整地把实验做了一遍,还捎带着讲述了水位升高的原因,居然都说对了!看来通过自己动手做,孩子不但容易理解,而且印象极为深刻。

  “动手做”不等于“放手做”

  让孩子“动手做”是对的,但是“动手做”不等于“放手做”,不等于一切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一定也要积极参与,要引导孩子的思维,看护孩子的行动,这样“动手做”才能取得圆满的结果。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如果孩子不善于提出问题的话,可以先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周围某一件物品或某一种自然现象,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情,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当问题提出后,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探索,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尽情地假设,即使假设是错误的,家长也不要立刻纠正,而是让孩子自己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通过假设,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要增强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

  “动手做”非常强调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有助于知识的形成、激发和培养,而好奇心就取决于对儿童所运用的教育方法。“动手做”就是建立在儿童具有好奇心的基础上,依据他们渴望观察、触摸、动手操作的愿望建立起来的一个基础的、连贯的科学教育体系。

  在做的过程中增进对科学的理解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不适宜向他们灌输复杂的技术问题,而应该运用简单具体的日常问题,来形成和加深对科学常识的理解,这些问题的结果最好都来自于实验、思考和推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正确运用科学的力量,学会用头脑做事。“动手做”就是要让孩子在自然和真实现象面前感到惊异,尝试去做,反复去做,认真观察,大胆假设,用心求证。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要让孩子明白,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应该和他人友好顺畅地合作,在家和家长合作,在幼儿园与老师或小朋友合作,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得出结果。在合作过程中,引导孩子变换着角度去思考,逐渐掌握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比如一开始采用一问一答式的方式来引导。

  除了让孩子逐步掌握科学概念与操作技术之外,还要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进行较为完整的表述,这对锻炼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最后提醒,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家长常见误区:坐前排一定会对孩子有利
下一篇:该如何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应借鉴这些方法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教育新理念:一起“动手做”】相关文章
【教育新理念:一起“动手做”】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