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0-12 12:01
物体起电的方式 (3)
1. 用一带负电荷的物体,可以使另一个不带电的导体( ) A.只能带正电B.只能带负电 C.既可带正电,也可带负电D.无法使其带电
2. 关于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不论摩 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 点电荷:无大小、无形状、且有电荷量的一个点叫 .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4. 属于静电?象有( ) A.刚关闭的电?萤幕,手靠近会感觉到毛发被吸引 B.拆开免洗筷的塑胶套,塑胶套?吸附在手上 C.干冷的冬天,脱掉尼龙衣时,产生啪啪的声音 D.生气时,怒发冲冠
5. 把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发现两片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 ) A.有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棒上 C.有一部分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D.有一部分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6. 一个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金属箔片一定( ) A.带同种电荷 B.带异种电荷 C.带正电 D.带负电
7. 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就会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一部分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 B.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上 C.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 D.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同时一部分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
8. 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a、b两球互相吸引,b、c两球互相排斥.若使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再将小球d靠近c球,那么c、d两球将( ) A.互相吸引 B.互相排斥 C.不吸引也不排斥 D.以上情况都可能
9. 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 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 C.两小球互相靠近 D.两小球互相排斥
10. 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受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小磁针的S极总是指向地球的北方 B.阳光下人们用近视眼镜片取火 C.行驶的汽车刹车时,乘客会向后倾倒 D.高层建筑物的顶端装有避雷针
参考答案:
1. 答案: C
2. 答案: C
解析: 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从本质上讲,两种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
3. 答案: 点电荷
解析: 点电荷是静电学中的一个理想模型,我们把无大小、无形状、且有电荷量的一个点叫点电荷.
4. 答案: ABC
解析: A、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有静电荷,静电荷会吸引轻小的物体到屏幕表面上,是静电现象,故A正确; B.毛皮和塑料摩擦会产生电荷,是静电现象,故B正确 C.化纤衣服与身体摩擦,摩擦起电,产生了静电荷,脱衣服时,静电荷之间放电,产生电火花.这一现象也与静电有关.故D符合题意. D.怒发冲冠是形容人生气到达一定的程度,以至于头发都竖起来了,不是静电现象,故D错误
5. 答案: B
解析: 带正电的玻璃棒缺少电子,所以不可能有电子从玻璃棒流向金属箔,而只能是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故A错误B正确;
质子不可以移动,故CD是错误的
6. 答案: A
解析: 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上都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故选:A
7. 答案: B
解析: 原来金属球不带电,对外显中性,金属球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时,带正电物体夺得电子的本领大于不带电的金属球,带正电的玻璃棒夺得电子,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上
8. 答案: A
解析: 由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判断: a.b两球互相吸引,故a、b球带异种电荷;b、c两球互相排斥,故b、c球带同种电荷;
所以a、c带异种电荷;
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d球将与a球带同种电荷,故再将小球d靠近c球,那么c、d两球将相互吸引
9. 答案: C
解析: 两个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靠近时一定会相互吸引、相互靠近,不会排斥
10. 答案: D
解析: A、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因此受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小磁针的S极总是指向地球的南方.故A错误. B.近视镜是凹透镜,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的太阳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不会会聚在一起,所以利用近视镜不能在阳光下取火,要利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故B错误. C.当行驶的汽车刹车时,人与汽车接触的部分由于摩擦停止了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所以人要向前倾倒.故C错误. D.避雷针是在雷击现象中接收雷电的装置,接收后通过引下线直接将雷电传至大地.因此高层建筑的顶端可以避免雷电造成危害.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