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10-12 11:03
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有效性的几个做法:
一、上课铃响前提前到教室,但等学生坐好才上课;通常也绝不拖堂。
每节课的时间都是以分钟来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老师要“抢时间”。上课铃声是提醒学生集中精力正式开始上课的信号,代表着学生课前准备的终结。但此时如果学生们没坐好,老师为了抓紧时间仓促上课,反而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惶恐不安和行为上的忙乱,不利于学生们静下心来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下课铃响起,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分散,此时的“教学效果”一般都会大打折扣,不如快点下课让学生们休息。我通常的做法都是上课前提前到教室门口,预备铃响后进教室,提醒学生们做好上课准备(拿出课本、练习本、文具等),之后等上课铃响过才开始上课。下课铃响,如果当堂预设内容没有完成,也会尽快打住,以免“吃力不讨好”。
现在所任教的九(3)班,开展了一个“每日一题”的活动,就是每节数学课前轮流由合作小组出一道数学题并派“代表”主讲,这样无形中较好利用了上课铃响前后的忙乱时间,让同学们很快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效果不错。
二、明确“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注重每节课的当堂检测,并及时检查反馈。
我现在的日常新课的教学大多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模式开展,在上课一开始,都会给出明确的任务和具体的要求(或是检查和交流学生们的预习问题后再要求全班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同学们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在各个小组间不断巡视,并注意观察学生们学习、情绪等精神状态的变化,给出及时的、必要的指导。另外,每节课通常都会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或是要求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或习题,或是要求当堂完成提前准备的导学稿上的检测题。这样,较好保证了班上绝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都在努力“学数学”。而且,我还基本做到了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并当天发下,这样及时的反馈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班上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从而使课堂上的“教”与“学”都更加有效。
三、课堂提问有的放矢,并耐心等待学生回答;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复习引入和新课导学或巩固概念时特别有用。不过有的老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为了“高效”,常常会不等学生真正听清或弄明白问题、没有留出消化理解的时间就急于让学生回答,而且点名时还会比较随意,这样的做法恐怕大多时候都是无效的教学行为。试想,如果学生没听清要求,甚至听不懂提出的问题,或没来得及对已有知识进行信息的整合与提取,就起不到老师提问应有的检查、反馈、矫正的作用。与其如此无效地“争分夺秒”,倒不如学会耐心地等待??提问后的等待可以让学生厘清自己的思路、减少焦虑,还可以催化学生的思维,厘清表达语言的逻辑性;提问后的等待可以使课堂更和谐、高效。
在实际日常教学中,最好的“提问”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不仅问题本身要是预设好的,课前不妨还定好本节课将要提问的几个人,当然也可以随机应变,临时提问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要太着急,要耐心等待,等班上学生基本上都想清楚或想了足够时间之后,再请同学发言,这样的提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在问答互动的时候,我会特别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回答完毕一定会及时给予肯定,适当表扬鼓励,当然了,如果回答不够完善,也会及时指出。
四、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注重“自主”和“合作”。
课堂是什么?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高效课堂有“四维目标”,即学会、会学、乐学、创学,立足学会,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形成智慧。
教室是什么? 教室是个小宇宙,“教”应围绕着“学”转动。
教学关系是什么? 教只能服务于学。某些时候教和学是敌对关系,无法调和,因而我们才限制讲,在时间上去保障学。……
以上是近日从李炳亭老师的新浪博客《教育的基本概念解读》里摘抄的几句话。读来深受启发:教学,应是教学生“学”;教室,本就是学生犯错的地方!要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我们老师应该敢于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学”,并鼓励学生犯错,然后通过及时的纠错反思加深对所学新知的理解,进而达到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表现在: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自己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反复?嗦;自己相信自己能想出解答的问题,就不愿再叫别人提示;自己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再让别人帮助或多嘴。实际上,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学生能看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己看,学生能讲清的也让学生上台讲。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我在实际教学中还大力倡导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通常都会给学生们留出一定的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以达成“兵教兵”的目的。实践证明,虽然在课堂上我这老师很多时候退到了“幕后”,但班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数学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也都在稳步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