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是“写生活”,还是“写思想”?

逍遥右脑  2018-10-11 14:14

作者:福建福鼎一中 林承雄

潘苇杭、潘新和的《命题观重构:从“写生活”到“写思想”——2019年高考作文题反思与前瞻》一文指出高考作文应“弘扬‘立言’‘明道’传统,以‘写思想’为导向”①;主张作文题“不以庸常、琐细的生活现象命题,而是以经典、学问、哲思命题”②。这样的命题观未免因太过“高大上”而脱离实际,因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奏效。

与“写生活”相比,“写思想”的高考作文命题观,局限性在哪里?下面试予以简要分析。

首先,从写作主体看,这种命题观脱离了考生生活经验与学情实际,难接地气。高考作文命题考查的对象是合格高中毕业生,他们受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与高考升学压力的局限,缺乏“写思想”相应的资源储备。“题目主要来自历代先贤的经典论著,非读过原著,平时有所思考、钻研,便没法写,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③这样的命题理念,显然是太过为难学生,有揠苗助长之嫌。当下高中生学习课程门类繁多,远非科举时代“只读圣贤书”的士子们可比,要通读“历代先贤的经典论著”,是不可能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高考作文命题,固然应有利于多阅读、善阅读、阅读品位高的考生,但不能仅仅把考生引向对先哲遗训之类的阐释、推演这一途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面向火热的生活,抒写自己的感想、思考,一样是有深远意义的。因此,“开窗放入大江来”,让高考作文题聚焦生活万象,引领学生直面现实,体验生活,思考人生,才能让考生写作左右逢源。而若只是拘囚于故纸堆中离章析句,那是对现实问题的逃避;这样的作文命题,写作者缺少真实而丰富的生活积累与切身体验,写起来就有隔靴搔痒,“为赋新词强说愁”之虞。

其次,从写作内容看,“写生活”与“写思想”并非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的。思想源于生活,恰如木之于本,水之于源。“写生活”的本质还是在于“写思想”,高考作文命题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取材,引领学生观察世相,体悟人生,审视自然,从而磨砺思想,“写生活”的过程就是思想的展现,从中可以窥见考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层次水平。很难想象,没有具体生活滋养的无依无靠的思想,还能行走多元?“写生活”的命题观旨在激发学生拥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在此过程中,情感得以浸润,思想得以锻造,才华得以施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④“写生活”的高考作文命题观,是在于引导学生从万花筒般的生活现象中去探寻真相、抽绎本质,经由思辨、批判,达成对现实世界的阐释与干预;这样的内容表达,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例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小羽的创业故事”这道材料作文题就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该材料是对福建福安一位茶农——薛舒云——创新致富先进事迹的改写。该材料内涵一个具有复杂因果关系的故事,蕴含“创新”“规范”“个体”“团队”“市场”“应变”“合作”“分享”“共赢”等显性或隐性的关键词。对“小羽的创业故事”,考生完全可以见仁见智,从不同视角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写生活”的作文,不就是“写思想”吗?

第三,从写作目的看,“写生活”与“写思想”一样,也可以“立言”“明道”。“立言”“明道”并非只有诠释圣人经典这一狭隘、逼仄的途径。“尽信书不如无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都启示我们:高考命题,不单可从经典中取材,更应对接现实生活。作文题呈现当下世界引人关注与质疑的现象、事件、场景、细节、矛盾、问题等,让考生管窥蠡测,静观洞察,探究发现,这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辨意识。考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剖析,表明态度,阐述观点,解说理由,这一过程就是“立言”,也是“明道”,它比亦步亦趋地演绎先哲经典要更具生命活力。例如,2019年高考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就是一道有思想深度和广度的好题。面对他者生活,当如何评价?评价的标准与意义是什么?其作文的过程,就是“立言”“明道”的过程。从现象出发,从问题入手,评价他人生活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如何建构自己的生活的间接回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9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赏析:把“三书”合三为一
下一篇: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规则之“笼”守住生命”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考作文命题:是“写生活”,还是“写思想”?】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命题:是“写生活”,还是“写思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