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民国第一枭雄袁世凯的传奇人生

逍遥右脑  2018-10-07 13:56

自古枭雄都是应势而起,势消而亡,民国枭雄大多也如此。袁世凯的最大功绩,是对封建体制的和平演变,即在尽量避免流血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国,这是北洋、革命党与清政府三方博弈的最优结果,否则,后果实难想象。而悲剧在于,他竟然退回到君主立宪制,自己当了皇帝,遭到各方讨伐,其实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那时大势已消啊!

袁世凯尊崇德国,连胡须都模仿德皇威廉二世的八字牛角须,手下将领们也纷纷跟着有样学样,看上去煞是威风。有一张北洋将领合影,身高不足一米六的袁世凯,在当中随意那么一站,渊?岳立,压住了所有的“龙、虎、豹、狗”。没人可以否认,他才是民国第一枭雄。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项城袁张营的一个官宦家族,字慰亭,号容庵。叔祖袁甲三官至一品漕运总督,叔父袁保庆曾任江南盐巡道,父亲袁保中是乡绅,捐了个同知。

袁世凯排行第四,生母是刘氏,出生那天恰巧袁甲三打了胜仗,为应“凯”意,按照“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的辈分次序,叫了世凯。他是由婶母牛氏自幼抚养的,五岁时索性过继给了无子的叔父袁保庆。

袁世凯六岁启蒙,随着养父宦游济南、扬州、南京等地。由于袁家以武功起家,他更喜爱武艺,学习“万人敌”的兵书战策,13岁便吟出:“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从16岁到20岁,袁世凯正正经经在北京读了四年书。有一位堂叔袁保恒时任刑部侍郎,曾带他到开封帮办赈务,夸奖其办事机敏。可惜他读书累到吐血,两次乡试也未考中。最后一次在试卷里,袁世凯写了两句苍凉的联句:“重门惊蟋蟀,万瓦冷鸳鸯。”

1879年,袁世凯偶遇落魄书生徐世昌,两人义结金兰,发誓干出一番大事业。袁世凯跳出科举,放眼世界,写了一首言志诗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以关系而论,袁家属于淮军系统,但李鸿章幕僚们的学历太高,袁世凯不愿投靠,因此于1881年5月,率其家旧部数十人,投奔山东登州的吴长庆。

吴长庆和袁保庆是生死之交,还是希望他考取功名,让助手张謇督促之。张謇发现袁世凯事务能力强悍,力荐他任了武职。袁世凯起初对张謇恭顺有加,书信往来一概称“夫子大人函丈”;后来他升任山东巡抚,致书张謇时将称谓改为“季直先生阁下”;而当袁官居直隶总督时,致书竟称“季直我兄”。张謇不悦,作书答曰:“夫子尊称不敢,先生之称不必,我兄之称不像。”袁世凯马上解释是秘书不懂事,这才拉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一定有可怜之处
下一篇:人生,浓和淡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各有裨益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历史解密:民国第一枭雄袁世凯的传奇人生】相关文章
【历史解密:民国第一枭雄袁世凯的传奇人生】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