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4-05-25 09:16
三上语文 第五单元教案
17、孔子拜师(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分四部分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1)孔子决意拜师;(2)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3)孔子认真求学;(4)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二、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四、教学准备:
老师演示PPT。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让我们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首先我们学习课文《孔子拜师》[板书课题]。
二、简介“孔子”:(PPT)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三、阅读课文:
我了解了孔子,那我们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孔子如何拜师这件事?
1、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1)拼一拼,读准字音。
渊yuān博 曲阜fù 兼jiān程 老聃dān先生
风尘仆pú仆(仆pū倒) 纳nà闷 孔丘qiū 仲zhòng尼ní
毫háo无保留 传授shòu 佩pèi服
(2)读读下列词语: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四、再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渊博:(学识)深厚广博。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毫无保留:一点也不保留。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五、写字
1、读一读,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兼 仆 纳 丘 毫 授 佩 闻 尘 闷 迎 等 止 境 品
2、写一写,并组一个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的品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认读生字词。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自然段,思考:孔子拜师前是个怎样的人?
(远近闻名,谦虚)
2、第二自然段,孔子是怎样拜师的?读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孔子拜师的经过。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孔子为了求学,不怕路途遥远、生活艰苦、旅途疲劳,坚持走了几个月,最后到达老师的住地——曲阜。体现孔子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2)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说明孔子对老师格外尊敬、有礼貌。
(3)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说明老子在孔子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体现了孔子真诚求学的心情。
(4)“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这句话体现了老子谦虚礼貌的品行。
(5)“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认为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联系自己生活说说对这句话的体会。
3、第三自然段,孔子是怎样学习的?老子是怎样传授的?
(6)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这体现了孔子学习态度认真,时时刻刻都在虚心求教。
(7)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毫无保留”、“传授”。体现老子诲人不倦的品德。
4、第四自然段,人们是怎样对待孔子和老子的?
佩服他们的学问,敬重他们和品行。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你对孔子和老子的印象。
孔子是一个虚心好学,有礼貌的人,老子是一个博学谦和、诲人不倦的人。
四、练习巩固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读读课文后的孔子名言,并抄写下。
3、读一读课文后的资料袋,收集更多有关孔子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五、综合性学习
通过查找、收集、阅读,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生字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神话故事,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
二、阅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字音。
3、与同学一起交流怎样记忆这些生字词。
三、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1、指名认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混沌 抡起 猛劈 缓缓 浊 蹬着 一丈 逐渐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祖宗
2、认读多音字
倒dǎo下 血xuè液 劳累lèi
倒dào退 血xiě淋淋 积累lěi
倒:他向后倒车的时候,撞倒了一个行人。
血:他的伤口血淋淋的,脸色也变得毫无血色。
累:他日夜劳累,终于把积累下的资料整理完了。
3、积累词语:
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
呼出的气息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茂盛的花草 美丽的宇宙 滋润万物的雨露 洁白的肌肤 缓缓地上升 慢慢地下降
四、练习
1、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是什么样的环境?故事的主人翁是谁?他是怎样把把天地分开的?
“轻”与“重”;“清”与“浊”分别是一组什么词?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思考:天地分开后,盘古又做了哪些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后他怎么样了?你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思考: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分别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读了第五自然你有什么感想?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感受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
课文中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雄伟、高大的盘古英雄形象。故事赞美了盘古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四、课后练习
1、把《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
2、找一二个神话故事读一读。
3、完成《家庭作业》上的练习。
19、赵州桥(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这篇课文,从建筑艺术这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故事,也学习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我国古代到今世界闻名的建筑“赵州桥”的。板书课题:19、赵州桥
读题:简介——
石拱桥:中国古代桥梁形式多样,在建筑上极富特色。从结构与造型上,可以分为拱式桥、梁式桥、索桥、浮桥、悬臂桥等。古代遗留下的石拱桥数量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赵州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石拱桥也很有名,如金代建造的北京卢沟桥,明末建造的江西南城万年桥、永丰思江桥,清代建造的清漪园十七孔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于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的赵县河之上,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590年—608年)李春所建。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当地俗称为大石桥。
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中国赵州桥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充分证明了赵州桥在世界建桥史中的地位。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县xiàn 济jì 匠jiàng 砌qì 横héng、
坚jiān 雕diāo 抵dǐ 智zhì 慧huì ?xiáo河
隋 suí 桥墩dūn 缠chán绕
比一比,读一读:
济—? 抵—低 雕—雄 爪—瓜 砌—彻
2、熟读课文,大声朗读。
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联系句子读一读。
积累词语:
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
多音字:
爪——zhuǎ爪子 爪儿 zhǎo前爪 张牙舞爪
近义词:创举-首创 闻名-有名 坚固-牢固 精美-精致
反义词:美观—丑陋 精美—粗糙 减轻—加重 节省—浪费
三、指导书写字词
1、说说生字的字形结构。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如何才能把字写得好看、写得正确。
3、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组词:县( ) 设( ) 参( ) 部( )
具( ) 没( ) 叁( ) 倍( )
横( ) 跨( ) 举( ) 击( )
黄( ) 垮( ) 兴( ) 出( )
坚( ) 固( ) 栏( ) 爪( )
竖( ) 困( ) 拦( ) 瓜( )
二、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是一个总起句,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让学生体会到写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具体的?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运用数字表达这种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隐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内容讲了“坚固”,下面的内容即将要讲“美观”。课文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使显得眉目清楚。
可以让学生感悟、交流这样写的好处。看看阅读提示:“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让学生了解到,这个句子既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讨论:“什么是‘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
比较“创举”和“创造”的异同;联系上下文中对赵州桥的描写,如,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所以,读课文时,我们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既表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情绪,也表达出自己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四、课后练习
第一个题目,把喜欢的部分背下,由学生自主选择想背的部分,可以是某些优美的句子,也可以是某个段落。
第二个题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夸赵州桥,也可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夸赵州桥;可以就课文内容夸赵州桥。
第三个题目,第三自然段写得很生动,抄写下,还也可以抄一抄自己喜欢的句段。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前一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宝贵的遗产——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筑赵州桥!今天的课文将向我们展示一幅了不起的古代绘画,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读题。
让我们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再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想。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得通顺,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能读准字音。
三、检查学生阅读。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齐读。
四、围绕以下问题,与同学一起读课文,交流自己的感受。
边读边对照图画(教师出示多媒休,展示图画),作重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历史意义。进行交流讨论。
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五、资料袋学习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一字文友,东武(今东诸城)人。他生活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善画风俗画,尤长于楼面、屋宇、林木、人物。《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另作有《金明池争标图》,亦为艺术杰作。
清明上河图: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此画为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三个段落。
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刚从京郊踏青扫墓归。环境和人物的描绘,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文所配插图和文字就是节选的这一段。《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最为热闹的地方,就是横跨汴河的那座木结构的拱形桥。关于这座别致的桥梁,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一书中曾记载:“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宛如飞虹。”有关这种桥的建造方法已经失传,现在我们仅仅依靠画上所描绘的图样,才得以知晓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智慧。画家围绕这座桥,充分施展了自己的绘画本领,将桥上桥下的场景和人物活动作了全景式的描绘。表现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围绕桥下正要逆水而上的一条木船。这里是河面比较狭窄的一段河道,河水较为湍急,船上的船工怕有危险,都站在船甲板上、船篷上紧张地忙碌着、叫喊着。桥上甚至还有些热心者不顾自己的安危,跨越到拱形桥的栏杆外,一手拉住栏杆探出身子,大声喊叫,挥舞另一只手,居高临下,就像现在的交通警察似的,指挥着船只顺利通过。画中的人物大小仅寸许,但是神态毕现,极为生动。画面中还表现了许多这样精彩的生活细节。
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市区街道热闹非凡,人物众多,个个形神兼备,极富情趣。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这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曾建都于此,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开封与北京、南京、西安、洛阳、杭州、安阳合称中国七大古都,在建都朝代上仅次于西安和洛阳,居全国第三位。在古代,这里曾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本次园地内容安排有: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写成习作;了解成语中的相对或反义的词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生肖文化;学习借助基本字学习更多形声字的方法。展示学习学习成果。
二、【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为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说话有条理。
2、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清楚。
3、积累成语,学习运用基本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培养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4、了解中国独特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习作练习是本次学习的重点,怎样按一定顺序写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
3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时
教学内容: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认认”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我的发现:这些成语中的“远近”“黑白”“轻重”“多少”“异同”“左右”“里外”这些都是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
在成语中这样的语词有很多,如:大同小异、因小失大、小题大做、左右为难、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等,同学们下去可以去搜集这方面的成语,积累下并在说话或习作中我运用。
二、读读背背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简介:十二生肖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
神话传说
十二生肖的由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说玉皇大帝想选出12种动物作为代表,然后他就派神仙下凡跟动物们说了这件事,又定了时间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时到天宫竞选,的越早的排的越靠前,后面的排不上。而那个时候的猫和老鼠还是好朋友。猫爱睡觉但他也想被选上,所以就叫老鼠到时候叫他。可是老鼠一转头就忘记了。老鼠去找老牛,说他起得早跑得快,叫牛到时候带带他。老牛答应了。那个时候的龙是没有犄角的,而鸡是有犄角的。龙就跟鸡说,鸡已经很漂亮了,用不着犄角,叫鸡借他。鸡一听龙的奉承,很高兴,就把犄角借给了龙,并叫龙竞选后记得按时还他。龙满口答应了。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时,众动物纷纷赶向天宫,而猫还在睡觉 。 鼠坐在牛的背上。到达天庭后,老鼠“蹭”的一跳。玉皇大帝就说老鼠最早到达,让老鼠排第一;老牛排第二;老虎也随后到了,排第三;兔子也到了,排第四;龙得很晚,但他个儿大,玉皇大帝一眼就看到了他,并看他这么漂亮,就让他排第五,还说让他的儿子排第六,可龙很失望,因为他儿子今天没。这时后面的蛇跑说:“他是我干爸我排第六!我排第六!”蛇就这么排了第六;马和羊也到了,他俩你让我我让你的:马兄你先,羊兄你先,他们推推去的,玉皇大帝看他们这么有礼貌,就让他们排了第七第八;猴子本排三十几的,可是他凭自己会跳,就拉着天上的云朵跳到了前面,排到了第九;接着鸡狗猪也纷纷被选上。竞赛结束后猫才醒,老鼠刚回家就被猫满世界的追。竞赛结束后龙到大海边,看到有犄角的他比以前漂亮多了,就不准备还鸡了。为了躲鸡,他从此就消失在人间,而鸡很气愤于是他从此以后天天一大早的起对着大海喊:快还我!快还我!母鸡就喊:快还他!快还他!小鸡也叫:还!还!
三、读读认认,再写一写。
高——搞gǎo搞垮 稿gǎo文稿
扁——遍biàn遍地 编biān编织
方——妨fáng妨害 防fáng防备
丁——盯dīng盯视 叮dīng叮嘱
居——剧jù剧院 据jù据说
旁——傍bàng傍晚 磅bàng磅秤
前面是我们学过的基本字,后面是在基本字上增加一个表义的形旁,这些字跟基本字字音相同,有的只是音调不同。
第二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我了解的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这一组文中,我们知道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求学的故事,阅读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感受了我国古代建筑和绘画的精妙,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知道吗?你能给别人说说吗?
二、我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传统文化的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三、说说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贴对联、春联
2、端午节吃粽子
3、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
4、春节舞龙灯
5、广场舞
6、赛龙舟
……
四、口语交际
小组合作,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最了解的内容,先在小组中交流,后然在全班交流。
第三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任务
这次习作,要求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二、明确习作方法
1、先确定想写的内容,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写下;
2、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样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3、写好后读给同学听听,让别人给你提出修改意见。
4、把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在习作本上。
三、教师提示
我们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也可以把同学们在“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印象深的写成习作。
四、习作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