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09-28 17:15
【导语】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逍遥右脑准备了高一上学期历史寒假作业试题,希望你喜欢。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公天下”变“家天下”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社会历史的倒退 D.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3.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是
A.丞相、奉常、卫尉 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
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D.卫尉、御史大夫、廷尉
4.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的公共权力”的特征是
A.外儒内法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D.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
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了民主政治
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6.克利斯提尼于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他在位时期
A.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确立“陶片放逐法” D.给予公职人员津贴
7.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实际上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直接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8.《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十二铜表法》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出现的
A.在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中 B.在罗马不断侵略扩张中
C.在贵族反对罗马皇帝统治的过程中 D.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
9.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事件是
A.首部成文法诞生 B.罗马帝国的建立
C.《民法大全》的形成 D.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消失的时候
10.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议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1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首相由
A.皇帝担任 B.皇帝任命 C.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D.议会选举产生
12.“它标志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志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官民,自不得提书‘夷’。”材料表明
A.中国享有与 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 B.《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
C.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D. 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
14.《天朝田 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B.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C.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5.法国政府曾经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6.“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17.1919年5月,中国在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8.中共三大上,陈独秀和马林认为:全体共产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凡是国民革命的工作,都 应参加国民党组织进行革命,即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 B.能够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
C.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D.高估了无产阶级力量
19.《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错误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20.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解放中国,建立政权
21.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某一主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有“工业革命的影响”、“欧文与‘新和谐公社’”、“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等。请你判断该历史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空想社会主义理 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22.《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性质是
A.社会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农民革命
23.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其中“根本政治 追求”的根本体现是
A.一国两制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权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现了民族平等 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2018年元旦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D.倡导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50分。)
26.(25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堕。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⑴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拨的标准是什么?(6分)
⑵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6分)
⑶材料三和材料四中说的是哪两种选官 制度?简析材料四中选官 制度的影响。(13分)
27. (25分) 政治文明在人类文明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东西方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二: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就坐享民族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国以来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8分)
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现“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7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