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09-27 13:55
作者:袁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语文教坛上,一大批前辈殚精竭虑,孜孜以求,探寻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佳径。本世纪初的课程改革中,更有一批新生代名师致力于转变课堂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说,这种种的探索和努力对优化一线的教学面貌着实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就笔者这几年观察的近千节常态课来看,那种“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已基本消失,低效的“满堂问”尽管还存在,但正被“问题串”逐渐取代,这显然是一种进步。然而,不能不看到,“问题串”教学的实际效果依然不令人满意,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水平尚不理想。因此,笔者提出: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否将“问题串”变为“任务链”?换一种方式,也许能有新的启发与收获。
一、“问题串”的局限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斥着“是不是”的是非问、“甲对,还是乙对”的选择问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作者是??”的填空问等低质问题,教师所提问题,不是在问句中明显含有答案,就是明知学生知而故问。我们也时常听到因生怕学生答不出而将一大问分解成若干小问,还有为引出正确答案而不断跟进的琐碎追问。这些问题散在课堂上,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浅薄而支离破碎。不少老师有感于此,便将满堂的碎问改进成了“问题串”。比如教学散文《春》,老师以一串相互关联的问题??“春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图画表现了春的特征?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图画的?这些图画表达了作者对春的什么情感”等组织教学,这就有效规避了零散的提问,将学生的思维拢聚到对课文的研读上了。这种形式的教学近年来较为盛行,许多老师在寻找文本的切入点、探求问题的新视角、把握问题的关联度与层次性上煞费苦心,也奉献了不少经典的课例,这是可喜的。可是,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什么不见明显的起色,语文教学仍被指为“少、慢、差、费”呢?
因为学生在阅读课上不仅需要知道一篇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更需要获得主动发现的快乐、沉浸文本的享受和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在这些方面,“问题串”教学仍有局限。
首先,“问题串”教学注重的多是“教”的行为,而对“学”的关注与研究仍显不足。老师在备课时主要考虑的是问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则想的是答什么,基本还是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尽管“问题串”教学在某个层面上能帮助学生向更宽、更高、更深的思维境界攀升,但问题尤其是答案被老师掌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不够的,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依赖教师提问、猜测教师答案的坏习惯,渐渐失去主动学习的精神;此外,“问题串”教学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依然是问答为主,时间一长,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兴趣感得不到满足,学习的动力也会逐渐流失。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问题串”教学主要是旁观式的理性分析,学生不易真正走进作品,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难以提高。“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试想,学生始终处在针对文本内容、思想、情感与特色的一个个问题的解答里,努力从文本中提取答案的信息,或搜集结论的依据,如何“入境”?不能体会“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阅读快感,悦读的境界也就难以实现了。
再次,“问题串”教学对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也不够给力,特别是“写”的方面。课堂上师问生答,需要的是听、说能力(并非有目的、有计划的听、说教学,只是顺带进行),从文本中找答案,需要的是读、思能力,整个过程基本不用写。诚然,阅读教学似乎就应该培养读的能力,写的任务应该留给写作课,但事实上,目前语文教学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都用于阅读课(教材中阅读的比例也远大于写作),单靠有限的写作课是难以真正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学生课堂动笔的长期缺失,对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利,这应引起重视。
因为当下的阅读考查多以问答的形式呈现,不能不说,“问题串”教学对应试是有用的。然而,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应试,且善于完成阅读题也不能代表阅读水准高,所以,“问题串”教学需要改进,使这一传统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二、“任务链”的优点
与“问题串”教学相比,“任务链”教学便显出了不少优势。“任务链”教学是在“问题串”教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指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完成几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活动式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比如教学散文《春》,可以用“为春景图传美意(朗读)?为春景图取佳名?为春景图重排序?为春景图赋新诗”的任务链,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参与不同的语文活动中,感受文字描绘的美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语言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