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试卷

逍遥右脑  2018-09-18 10:21

一、选择题(18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惫(bèi)懒 倏(sū)然 卮(zhī)酒 赍(jī)发 犄(jī)角之势

B、蹩(bié)进 寂寥(liǎo) 孽(niè)障 债券(quàn) 行(háng)户人家

C、夹(jiā)缝 厢庑(wǔ) 偏裨(pí) 踉跄(qiàng) 敛声屏(bǐng)气

D、铲刈(yì) 愀然(qiǎo) 服帖(tiè) 笑靥(yè) 恬(tián)退隐忍

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有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攫取 渲泄 誉写 账目 不经之谈 纨裤子弟

B、阜盛 亵渎 委屈求全 形单影只 雕粱画栋

C、蜉蝣 瘐毙 沧海一栗 如泣如诉 轻手摄脚

D、幽壑 诟骂 笑容可掬 弥留之际 怦然心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路瓦栽的丈夫得知妻子丢失了项链,惊惶得面面相觑。

B、那女人叹一口气,心灰意冷的收拾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

C、他住了口,措手不及,因为看见妻子 哭起来了,两颗大大的泪珠顺着眼角流到嘴角来了。

D、如果妻子死了 ,要把财产放人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 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背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些国家级示范高中不但开展了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有的普通中学也开展了这方面的活动。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和中心环节。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D、 太阳能和核能两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

5、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幽邃浅狭,蛟龙不屑

C、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D、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很危险地坐着很 B、得其尤绝者家焉 尤绝:更加绝妙的地方

C、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 省:反省 D、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更加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的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并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7、从全文看,第一段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对其主要意思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的。

B、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

C、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D、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8、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

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

C、过去“左”的一套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

D、过去“左”的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

9、“名著需要重读”的“重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

B、破除陈旧的阅读方式,用开放的阅读心态去阅读。

C、破除简单化的思维格局,用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去阅读。

D、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文化性格而阅读。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依,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 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长吾女与汝女 长:使动用法,使------长大成人。

B、敛不凭其棺 敛:收敛

C、窆不临其穴 窆:下葬,即把棺材放进墓穴之中。

D、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幸:期望

1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 )

①敛不凭其棺 ②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③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 ④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四、诗歌鉴赏与默写(12分)

13、阅读下列诗歌 ,完回答后面问题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但以刘,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2)____________,于国于家无望。(《西江月》)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4)自其不变则观之,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同上)

(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 _______。(《陈情表》)

五、(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

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者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里,形容枯槁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

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

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让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朔风渐起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裹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答。

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

苏庭梅对着那株梅花站了三日三夜。雪光中梅花依然热闹。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苏庭梅推开窗子,空中又是雪纷纷扬扬了。那丛青竹承受不了雪的重压,本来挺拔的躯干已微微有些倾斜。一树繁闹的梅花这时候已被雪覆盖,只隐隐透出点点红色。

苏庭梅仰天一声浩叹,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对着窗外漫天的风雪。

苏庭梅就开始打点行装了。

这时候,苏庭梅接到了一幅画,辛野鹤让人送来的。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苏庭梅连连摇头,辛野鹤的画俊逸古雅,超然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再看落款曰:廷梅兄雅正。苏庭梅眉头皱得更紧,怎么,字也写错了,“庭梅”变成了“廷梅”?一生至交,竟出现如此失误?

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

苏庭梅看窗外,雪更大了,老梅的点点红色也不见了。苏庭梅笑了,苏庭梅给自己说,这梅的热闹我苏庭梅知道,雪知道,天地也知道,还要让谁知道?

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

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

15、苏庭梅要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并且在梅花前站了三日三夜。这些行为表现了苏庭梅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表明苏庭梅理解了辛野鹤的画的用意,那么辛野鹤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小说的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人辛野鹤以特有的方式及时警示了苏庭梅,于是苏庭梅最终选择了充满艰辛而能恪守人格、坚持操守的人生之路。

B、全文情节虽然简单,但以“牡丹”画的出现构成高潮,使小说跌宕起伏,富有情韵。

C、小说的作者特别注意造境,以雪和梅为主要意象,使全文宛如一幅国画,弥漫着一种浓重的古典气息。语言质朴,风格凝炼。

D、在仕途与艺途的抉择中,苏庭梅的一次顿悟造就了画坛的一代名家。与其说这种顿悟源于野鹤,倒不如说是苏庭梅铮铮的人格和艺术天性使然。

E、小说的主旨在乎启示人们:艺术向来就是与功名为敌而与遁世为友的,“世外桃源”才是艺术的沃土。想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必须遁出红尘,固守清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超逸脱俗的艺术作品。

六、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个和尚挑水喝,

二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从这“人不如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请以“协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二下学期期终质检语文测试试卷
下一篇:高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练习文言文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试卷】相关文章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试卷】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