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19世纪画家颜料作用原理

逍遥右脑  2018-09-18 10:13

英国19世纪的风景画家J.M.W.特纳被誉为“光之画家”,因为他善于运用多层次的颜色与纹理表达那些洒满阳光的场景。在特纳之前,油画家很难将这样充满层次感的色彩表达在画布上,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当时使用的颜料。

早期的油画颜料是油、颜料色素与树脂的混合物,需要数周才能充分干燥,而在这之前,画家无法在其上分层涂画额外的颜料。

特纳的《战舰无畏号》(1839年)

但特纳等画家在颜料中增加了被称为“gumtion”或“调色油”的涂料基质。这是一种乙酸铅、亚麻籽油、松节油与干乳香树树脂的混合物。这种奶油色、果冻状的调合物,能够让油画颜料在几天之内就变干,这样有利于画家在其上分层涂抹其他的颜料。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理解了这种混合物的作用原理:其中的铅能使氧气达到一种非常活跃的形态从而与油发生化学反应,加速颜料干燥。同时,它还能促进一种弹性有机?无机凝胶的形成,当人们画下一层颜料时,这种胶体可以固定颜料的位置。

近日,研究人员将相关论文刊登在《应用化学杂志》上。由于特纳等画家在当时已经掌握了这个有利“武器”,于是能不断叠加颜料的层次,使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唐一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超级杂草肆虐美国中西部地区
下一篇:环保部长陈吉宁: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科学家揭示19世纪画家颜料作用原理】相关文章
【科学家揭示19世纪画家颜料作用原理】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