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线索探究
逍遥右脑 2018-09-13 16:1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线索,引领学生探究的方向,使学生在疑惑中探究,在探究中解决疑问。最终学生通过对一个个疑问的解决,顺利实现了新知识的构建。
1利用大分子物质结构形成的流程作为教学的线索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往往都是由宏观的结构入手,然后再思考更小的结构组成,从而实现了由宏观到微观的物质认识。例如对大分子物质的结构认识就遵循以下流程:基本单位→元素组成分析→基本单位的结构、特点分析→两个基本单位的连接→一条链的形成→多条链的连接→完整大分子的构建。
对于蛋白质的教学,教师可设置问题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蛋白质分子的立体结构,如血红蛋白、胰岛素,要求学生尝试着说出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并提出问题:“蛋白质是大分子还是小分子呢?”学生从复杂的结构中,很容易得出其为大分子。
教师追问:“大分子化合物往往是由基本单位组成的,那么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学生带着疑问,经过教材阅读即可得知为氨基酸。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教材中所列出的几种氨基酸,尝试着写出这几种氨基酸的共同结构,分别描述它们不同的组成成分,进而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提出问题:“氨基酸的元素组成是什么?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基团是什么?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多少种?其特点是什么?属于大分子还是小分子?”学生通过观察可知,氨基酸是小分子物质。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中血红蛋白、胰岛素结构模型的分析,领会每种蛋白质往往是由多个氨基酸构成的。教师继续提出问题:“氨基酸构成蛋白质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呢?”学生对教材图解观察后可知:首先要理解两个氨基酸结合的过程,然后思考多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的问题,继而掌握多条肽链的形成以及相关的计算。
2从结构决定功能中寻找教学的逻辑性
生物体近乎于完美的结构,无不显示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出相关细胞或者物质的功能,然后提出问题,从而引出研究其结构的话题。
例如,在进行“DNA分子结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已完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在学生已明确了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的情况下,提出问题:“DNA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肯定和它的什么有关?”学生很快提出了与它特定的空间结构有关。教师即可顺利导入到DNA分子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DNA动态双螺旋模型,提出问题:“DNA分子是由几条链构成的?这些链在位置的分布上有何特点?这两条链之间是通过什么样的结构相连的呢?哪些结构的存在才能体现出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征?”教师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新知识探究的欲望,继而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所设置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引导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观察之后,即可得出两条链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碱基成对排列在内侧。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相邻的脱氧核苷酸是如何相连的?碱基对中的两个碱基是通过什么样的化学键相连的呢?如何判定DNA的两条链成反向平行的呢?不同的DNA主要体现在哪个部位的差异?”学生通过对DNA平面结构的绘制,即可得出碱基对排序的不同,决定了DNA的多样性,进而明确了DNA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原因。
3从教材的模型图中,发现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生物学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中都蕴含了大量的图形。有些插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学生通过看图,能够唤起其对生活实践的回顾,产生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必修3教材的生态系统结构中池塘生态系统图解,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将其中所含的生物成分进行分类,在学生观察该图解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池塘中包含了哪些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在池塘中的作用可能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很容易回答出上述的问题。由此教师可提出与本节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图中所包含的成分构成了生命系统中的哪个层次?这些生物之间存在哪些种间关系?是不是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是不是消费者都是动物?分解者都是微生物?”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继而引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话题,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构建新知识的框架。
4依据人类认知的特点,构建知识形成的主线
人?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先提出一定的假说,进而去寻找相关的证据来加以论证,或者找出新的说法。还有的是根据已掌握物质的特征,进行认定,然后在对未知事物理解之后,再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最终的答案。
在“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中,教师以类比推理法进行分析为线索,引导学生沿着人类的认知顺序进行探索:先是根据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的相似性,推测未知事物的特点;接着设法通过实验进行否定或者肯定;然后得出新的结论,从而推动科学的新发展,将学生引入充满探究的旅途中去。由于基因在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是可见的,而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凭着视野下所见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二者的关联,因此科学家萨顿通过研究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但这种假说的科学性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很自然地过渡到摩尔根的验证实验当中来。
教学内容中的线索是连接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有了它就会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游刃有余,不再是生硬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一起探讨中顺利到达知识构建的彼岸,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连贯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