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要不要鼓励
逍遥右脑 2018-09-10 16:04
我们会支持你的
1 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当孩子在前进中需要鼓励时就说:我们会支持你的!
2 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
孩子从三岁左右就开始不断地跟别人比较: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或者是赢还是输??每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成了一较高下的比赛。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比来比去?竞争带来的快乐与悲伤对他们小小的心灵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三四岁的孩子喜欢和别人比赛,在
幼儿园的门口,总能听到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对“接驾”的妈妈、爸爸邀功请赏:“妈妈!我今天跑步得了第一名!”“今天老师夸奖我的被子叠得最整齐。”“爸爸,今天在班上我的积木堆得最高。”总之,孩子们差不多把每个小游戏都当成一较高下的比赛。竞争意识成了小宝宝的成长动力,当然也免不了有时让他们伤心。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宝宝们都要竞争,内容也包罗万象:谁可以把小自行车骑得更快?谁会把秋千荡得更高?谁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平衡???这些还算比较正常的??有时的比赛项目就有些“离谱”了:谁能更快吃完饭?谁第一个上完厕所?谁第一个睡着觉……
有的父母支持孩子的竞争:社会机制就是优胜劣汰,宝宝只有在比拼中才能不断挑战自己,在较量中才能确立自己的自信,学会应付挫折感。而有的父母则认为只要孩子快乐就好,因为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压力中长大,孩子得第几名无所谓。
那么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宝宝的成长呢?是参与竞争?还是自得其乐?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竞争对于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三岁到三岁半的时候,孩子的竞争意识就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地和他人参照,不断地更改“参照系数”??评判标准,不断地用比较来评价别人和自己。孩子之间的竞争有时显得赤裸裸的,甚至有点儿“残酷”。但是这个年纪的竞争是本能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宝宝在竞争中获益匪浅:可以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学会与他人相处(竞争也是人类交流的一种方式);学会面对压力;学会自信;学会应付失败和成功;学会自我展现等。
当然,如果事事竞争、时时竞争,就会过犹不及,压抑孩子的天性,导致孩子产生偏执倾向。
孩子会不断和同龄小朋友较劲,这是一种本能。三岁左右的孩子开始理解到:虽然自己的个头很小,力气还没有爸爸妈妈大,但是也可以做一些事情了。从大约三岁起,孩子就开始有自己的“预谋”和“策略”,要自己尝试一些新鲜事物,自己确定一些比较的标准,在比较中??有时和自己,有时和别人,以确定自己的本事、自己的位置。有时孩子的标准是奇特的,不像成人世界那么“唯利是图”:他们会比赛绕着椅子转圈跑看谁不头晕;看谁最快把一个冰块儿含化了;比哪一个在手腕上画的手表更漂亮;看谁溅起的泥浆更多……这些比赛虽然无用,甚至有点儿“无聊”,但它们是孩子成长中的礼物。孩子们自制的游戏规则有时会让父母惊叹,甚至令他们对成人世界里缺乏想象力的竞争感到厌恶。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大约在四岁的时候,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的依据就是竞争。对于孩子来说,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有成功或失败、赢或输、领先或者落后的结果。尽管所有的竞争中只有一个第一名,也必定有一个倒数第一名,孩子对竞争的相对性还是看不透,他们依然有一种什么都要比一比、试一试的愿望,并为结果或沾沾自喜,或沮丧不已。竞争中的“常胜将军”会积累自信,而“败军之将”则渐渐变得不够自信。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我们会支持你的!”
至于成败和输赢到底意味着什么,孩子需要慢慢地消化。孩子理解的竞争大都和能力有关,属于一锤子定输赢的“竞争”。时间和学习对竞争的影响,孩子们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
小小的竞争也可以成为家庭生活的点缀,甚至成为父母们屡试不爽的家教手段:“如果你能比爸爸穿衣服穿得快,就可以得到一个‘加长版’的睡前故事。”“不许磨磨蹭蹭了,谁最快把鞋穿上,就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如果你得第一名,爸爸妈妈周末就带你去爬山。”
由于竞争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天性,他们在幼儿园里也适应了竞争机制,如果父母把比赛当成手段使用,孩子就会乖乖上钩。这样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庭中类似的竞争鼓励过于频繁,甚至每天都“以成败论犒赏”,孩子就会有过大的压力,还会产生一种让人伤心的错觉:爸爸妈妈的爱与我的成绩和能力有关。
只要竞争的动力来自孩子自身,就可以听之任之。如果是父母的虚荣心在煽风点火,或者反之,父母禁止孩子与别人竞争,那都是有害的。缺乏斗志的孩子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有的甚至会用拒绝和逃避来对待挑战与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相信自己。孩子的竞争和大人的不一样,大人的标准大多是可量化的??更好或更坏,而且常常由他人来决定竞争结果。而孩子之间的竞争是游戏式的,内容、规则和评判结果常常由他们自己决定。重要的是让小家伙们在游戏中竞争,以游戏的态度竞争,所以做父母的要避免说这样一些“鼓励”孩子的话:“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加油,你比他们强多了”……这样会使游戏变成了功利的较量,而且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所以,父母应该这样说:“大胆去做吧,我们会支持你的!”这样孩子会明白重在参与,名次并不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