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容易低头
逍遥右脑 2018-08-23 11:27
有家长问,孩子总是被别的孩子欺负,不是被打,就是玩具被抢,她希望孩子做到“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知这个度如何把握?
对于“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是这样认为的,在孩子遭遇对方攻击时,孩子有还击的权利,但是不意味着家长就必须让孩子对别人打回来。孩子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面对实力相当的,面对比自己弱小的,面对比自己强悍很多的。是还击?是逃跑?是求助?孩子其实有智慧学会审时度势的,我们不必怂恿孩子一定要还击,如果遭遇非常强悍的对手,那样可能会招致更大的伤害。周周4岁的时候,遇到别人“侵权”会权衡一下,如果对方块头高大,她寻思着自己“斗不过”时会寻求好朋友的帮助。一次,周周坐在篮球场的石凳上,一个个头比她大的孩子把她挤开了,周周很生气,对那孩子说:“这个凳子是我先坐的,你不能挤我。”那孩子挑衅地看着周周,仍然坐在那儿。周周转头把好朋友思思找了过来,思思大声对那孩子说:“这里是周周先坐的,你不能挤她!”两个小朋友的力量大呀,那个孩子让开了。还有一次,周周从
幼儿园回来告诉我,小华打了她,她还击了,但是她打不过小华,童童帮她了。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如果成人干涉得少,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渐渐寻求到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对于弱势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放手,千万不要保护过度。同时,在孩子遭受委屈、被人“欺负”的时候,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接纳孩子的委屈、害怕,但家长的表情一定要轻松,不要觉得受伤害或心疼,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多么大的事情。
孩子之间推一把、打一下,大多是没有多少恶意的,当然也有少数孩子以大欺小、以强欺弱、霸道蛮横。遇到那些“少数孩子”时,我们要给孩子打气,要鼓励孩子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由于实力悬殊,在孩子经过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解决时,家长要站出来维护,给予孩子最强有力的支持,让孩子感觉他不是孤立无援的,爸爸妈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归根结底,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懂得“规则”,也就是“明理”,规则最大。如果家长能彻底放手,孩子心中有规则,孩子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重点提示:
不少家长由于爱子心切、护子心切,会不知不觉中把孩子间的冲突想象得过于严重,认为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看到自己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就会挺身而出。其实,家长过早干预孩子间的冲突,就剥夺了孩子和同伴沟通协调、解决冲突的机会。
面对别人的攻击,当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达不到有效沟通水平时,孩子被对方攻击之后当然有还击的权利。当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父母应帮助孩子用“沟通”的方法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
对于个性强的孩子和个性弱的孩子,不能搞一刀切,引导方式和侧重点要因人而异。对强悍的孩子,要侧重引导孩子注意友好和谦让;对温顺、柔弱的孩子,要侧重引导孩子懂得守住规则、不畏强大。弱势的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家长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要给孩子自己处理冲突的时间,如果孩子处理不好,家长最终还是要出面的。比如孩子和对手的力量相差太远,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不能争取到自己的“权益”,家长就要出面干预。但是家长出面不是拉开孩子了事,家长要做两件事:第一,要对双方孩子强调规则,譬如孩子被打,家长要说:“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如果是被抢,就要强调“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可以拿”,鼓励孩子拿回自己的东西。第二,承担结果。要求打人的人向被打的孩子道歉,并且安抚被打的孩子。如果是被抢,那么一定要要求抢东西的孩子自己把东西还给对方并且道歉,而不是妈妈要回来(或者对方家长还回来)了事。多次这样处理之后,双方孩子才会明白规则的严肃性,进而将规则内化。
我们不可能护卫孩子一生一世,有朝一日孩子总会离开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学会自我保护和沟通协调是孩子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孩子遭遇冲突时不要立刻介入,等等,再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