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让他们背上包袱

逍遥右脑  2018-07-25 13:5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夫妻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老人抚养,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的乡村“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形成了“隔代教育”现象,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已成为当前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是当前学校面临的新问题。

■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受影响

庞大的打工族带来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众多的农民工子女中,能跟随父母随迁入学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仍然留在农村上学从而成为留守儿童。13岁的晶晶(化名)今年9月份刚刚回到她出生地的万州长岭中心小学读6年级。在这之前,她跟随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在万州城区的一所学校上学。考虑到在城里读初中比较困难,晶晶的爸妈在晶晶读小学的最后一年把她送回老家,好让她能够顺利地进入初中上学。

徐强(化名)是晶晶的同班同学,他的爸爸在广东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他妈妈留在老家照顾他上学。每天放学回家后,他首先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活。徐强的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本来,农村的教学条件就比城里的差很多。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很好的家庭监管,学习自觉性很差。他通过比较发现,跟随父母去外地读书的孩子成绩普遍比留在家里上学的孩子成绩好、综合能力强。“我们这里只有这个条件,孩子的父母如果管不了,光靠我们老师来管,那怎么行呢?”老师无奈地说。

“父母在家时,学习成绩不错。父母离家后,成绩就直线下降。”万州百安移民小学的张老师说。“家长长期外出打工的孩子是最难管理的,学习也是让我们最头痛的,成绩不好反映给家长,家长管不上,反映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又管不了,老师如果管得太严,孩子又不听,所以造成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差。”

■调查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留守儿童中较多的孩子学习都比较差。由于这些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热情明显不如其他学生。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作业本上不断出现的红色“×”,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隔代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因此,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学习方面的事有学校管,自己可以不管或想管也力不从心。

父母外出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影响。总体来看,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还是较差的。如,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时间少,自己要洗衣服、做饭,干农活等,这占去了不少时间。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监护不力,加之自控能力差,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里,往往受到各种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参加各种不良活动,影响学习。

■专家说法

需要多方对其帮助

采访中,万州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如果学校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上的缺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的主动性。

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来协调进行,缺少任何一方都不会取得整体教育效果,甚至可能使其他各方的教育效果相互冲突,相互抵销。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齐心协力,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纽带,社会为依托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赋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春节特辑:猴年宝宝做客礼仪(红包篇)
下一篇: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英语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隔代教育”让他们背上包袱】相关文章
【“隔代教育”让他们背上包袱】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