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3-12 09:16
心理辅导师:你今天感觉怎样?
当事人:我非常生气,让人难以置信地生气!
心理辅导师:对于你的生气你有何感觉?(将当事人领入了一种抽离状态)
当事人:对此我感到失望。(一种能量很低的情绪状态,因而气愤情绪一下子就被转化了)
心理辅导师:假设你是你所崇拜的一个伟人来看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想?
当事人:也许不必生气,这可能是一个有益我成长的经验。(将当事人再次的抽离。我们看到当事人已经不再生气了,相反的他开始觉得这是一个有益于成长的经验)
呵呵,这个抽离的过程很经典啊!我觉得第一步的抽离是比较不好把握的。要当事人说出自己对自己现在生气的感觉,那么当事人可能会说出很多种感觉,而我们要的是那种失望的感觉。比如:
当事人:他当众给我难堪,我很气愤!
咨询师:对于你的生气,你的感觉如何?
当事人:我就是生气啊。
咨询师:我是说您对您的生气有何看法。
当事人:我不想生气,可是碰到她那样的人,我能不生气吗?
咨询师:也就是说您是不愿意生气的,对您现在生气的感觉是比较失望的,是吗?
当事人:对,要是不遇见她那样的人,谁愿意生气啊!
咨询师:在您的生活中您最崇拜哪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伟人?
当事人:我比较欣赏华通公司的那个陈总,上次我们业主一百多个人把他围起来,说的话难听死了,但是他始终是那样,一点儿也不生气,这个人真是不简单。
咨询师:假设你现在就是陈总,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想?(这个问法很有技术含量,没有这样说“如果陈总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会怎样?”,这样说,那还是陈总的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必须要“假设你就是陈总……”)
当事人:我应该就不生气了,我应该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可见抽离的第一步是很关键的,而第二步的换位法也是必须在经过了第一步的处理之后,才可以用的。当事人正在气头上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气愤看的跟宝贝似的,谁敢动我的“宝贝”我就跟谁急,我们第一步就是要降低他对他的气愤的价值,先把他视为“珍宝”那个玩意儿贬的一文不值,然后在让他换位思考,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