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06-24 16:38
惧怕的心理动机将会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成就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勇气是非常重要的事。
第一,要给他练习的机会
下面这句话,是许多妈妈的口头禅:“小心,小心,我来!”出于保护的心理,或出于不信任(甚至是省事)的心理,我们常常在孩子试图挑战自己的能力之前,就扼阻了他尝试的机会,让他既来不及证明自己,又来不及学会该有的能力,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落后了。
还记得第一次带儿子去欧洲时,他还不满4岁。为了训练他的独立和承担责任的勇气,我们给他准备了一个小手拉行李箱,里面装着除了衣物之外他自己的东西。我们要求他不管是从酒店退房还是从朋友家出发,都得自己整理那个小箱子。如果整理时落下了什么东西,他就得自己负责,自己承受损失,而且明白我们不会再帮他补上。
在那一路将近3个星期的旅途中,第一个星期,他就丢掉了一盒蜡笔、一副蝙蝠侠戴的红色塑料框眼镜和一支周身漆着迷彩的小望远镜。虽然他哭丧着脸、哼哼唧唧的,但我们坚持遵守规则,没有再帮他补上。当他从这个教训中确认自己真的必须负责,并且要有勇气承担错误时,从第二个星期开始,除了在阿姆斯特丹港边被大风吹落入海的一顶小草帽之外,就再也没有落下任何东西了。(由于小草帽落海不是他的过错,所以我们立刻帮他再买了一顶!)
第二,要帮助他培养敢于进取的能力
敢于进取和承担责任的勇气,不是我们在嘴边说说就能获得的,它既包含了实际应付挑战的能力,例如智力、体力、技巧;也包含了处理挫折、面对失败的心智和情绪能力。因此,需要父母和长辈有计划地来帮助孩子获得这些能力。
关于如何培养应付挑战的实际能力,以我个人对儿子的教养经验来说,我认为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参与体育运动,例如踢球、游泳、打球等等。通过体育运动,他能学习到肢体协调运作的技巧,感受力量和意志如何更好地配合,学会冷静观察和机敏审时度势,还能从运动中感受压力和能量释放后的畅快。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先带着孩子去认识和体会不同的体育项目,然后再依据他的喜好和能力,找到一项或几项可以持续投入的运动,让他在体能锻炼中学会获得勇气的实际技巧和方法。
第三,教导他一件最重要的事——人生,是允许有许多次失败的
社会学家最担忧中国80后独生子女的情商,很害怕他们因为不能承受失败的挫折而选择不战而降。他们的担忧当然不无道理。现在大多数的孩子一直到上小学之前都几乎没有承受过竞争的压力。他们不需要在爸爸妈妈面前装得乖巧以和兄弟姐妹争宠,不需要看谁比较眼明手快能先抢到鸡腿,不需要耍小把戏好在晚饭后躲避洗碗的责任,也不需要懂得谦让而不把面包全部吃完。基本上,他们没有竞争的需要,因此也就缺乏承受竞争后果的能力。
此外,目前学校教育的主流思想,是在教导孩子们获取往前冲、往上爬的能力,而不太重视也不太强调万一没有冲上去或半途滑下来之后该怎么办。因此孩子们在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可能不太具有继续往前冲的实力,或觉察到自己有滑下来的危险时,因为还不具备应对失败的能力,所以有的就干脆留在原地,拒绝继续尝试;有的因此看轻自己,不再具有斗志;有的则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偏离了正道。
我自己教导儿子的方法是,告诉他我和他爸爸在成长过程中曾经的挫败,以及我们如何从挫败中坚强地站起来的故事。例如,我的高中生涯极其晦暗颓废,以至于最后考大学失利,没有进入应该要进入的好学校,但却在大学毕业之后凭实力考上了人人称羡的公务员职位。另外,我也会刻意地选择一些有从失败中站起来经验的伟人传记,和他一起读、一起讨论,帮助他认识偶而的失败并不可怕。
除了效法别人的经验之外,孩子自己也需要实际的体验。很多家长在孩子参加竞赛时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紧张,嘴里虽然说:“没关系,没关系。”可神情和态度却明示着:“有关系,有关系!”甚至还不自觉地加入赛局,表现出非赢不可的气势。
记得在辅导初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有个已经上初三,但十分瘦小的男孩告诉我,他之所以严重失眠,原因是晚上不太敢闭上眼睛。他说只要闭上眼睛,他就能听见爸爸在操场边上狂吼的声音。而这狂吼声最恐怖的一次,出现在小学六年级的校庆运动会上,当时他被老师选派参加1000米接力赛,负责跑第三棒。
当棒子传到他手上时,赛队成绩很好,是跑道上8个班级中的第二名,可是他太紧张了,没接稳,把棒子掉到了地上。当时他只听见场边一片尖叫叹息声,其中,爸爸的声音最大,狂吼着:“快捡起来啊,快捡起来啊,你这个笨蛋!”后来他已经不记得是怎么把棒子捡起来的了,只记得一面跑一面哭的时候,耳边呼啸的风声。
第四,我们的责任,除了教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在他失败时伸出援手,对他来说,所得到的温暖和爱,远远要比在成功时鼓掌,来得更强大。
如果这位父亲当时这么表现:
孩子垂头丧气地走回运动场边时,爸爸迎上前去,把强壮的手臂环绕在孩子的肩上,对他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也一定觉得很丢脸、很对不起同学。没关系,我们先到旁边休息一会儿,等你平静下来以后,我再陪你一起过去。”
在这段爸爸陪着他、支持着他,让心情安静下来的时间里,如果孩子想说话,我们就顺着说话;如果孩子还太难过,不想说话,我们也不要急着对他说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类勉励的(废)话。我们只要在一旁静静地陪伴,让他感受到强大的支持与爱,等时候到了,他自己就一定会开口和我们说话,到那时,我们再说这些激励的话还来得及,并且他也就完全可以听得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