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_千呼万唤的意思_千呼万唤的故事_千呼万唤造句_千呼万唤
逍遥右脑 2018-06-24 16:06
【成语名字】千呼万唤
【汉语拼音】qiān hū wàn huàn
【
近义词】:呼天喊地
【
反义词】:不理不睬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成语解释】形容再三催促 。
【千呼万唤造句】 任凭你千呼万唤,他总是置若罔闻。
【千呼万唤的成语故事】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