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06-24 15:54
一、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与计算题等题型。
二、内容比例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约35% |
元素及其化合物 |
约15% |
有机化学基础 |
约15% |
化学实验 |
约20% |
化学计算 |
约15% |
文理综合下化学科的考试内容与理科综合下化学科的考试内容完全一致。考生可以依据理科综合下化学科高考复习大纲进行复习。
三、重点及复习指导
专题 |
内容 |
重点及复习指导 |
专题一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本专题内容是连接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枢纽。 |
一、氧化还原反应 |
历年高考重点考查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以及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同时考查氧化性、还原性能力的相对强弱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
二、离子反应 |
离子反应是历年高考热点之一,重点考查判断已书写的离子反应式的正误,离子是否大量共存,及根据题意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近几年高考试题出现了指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别式和各成分混合液中离子浓度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考查的侧重点逐步由考查“双基”转变考查综合能力。 | |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重要考查点是反应热的有关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和其他知识联系,考查基本计算技能,如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与键能的相互关系等。反应热与人体内能量来源,热功转换、热能转化等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是理科综合试题命题的切入点,复习过程中要予以重视。 | |
专题二 碱金属 |
钠和钠的化合物 |
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高考题除选择题中对这些知识直接考查外,还利用这些知识结合其他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考生的能力进行考查,常见题型几乎包括各种类型,除选择题外,往往有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和混合物的计算,有关过氧化钠的性质和应用可能成为命题重点。 |
专题三 物质的量 |
一、物质的量 |
物质的量是化学计算的核心,高考试题常以计算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与微粒关系的计算,或将上述内容与强弱电解质理论结合,考查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或结合物理学科中所学的气体的性质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另外,由于高考中对实验考查逐步从定性转变为定量,推断题逐步从定性推断转变为计算与性质推断相结合,所以在实验题、推断题中也涉及到了物质的量的计算。因此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中学化学的基础,这些概念既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也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
二、气体摩尔体积 |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和应用,今后高考仍坚持这个方向,高考复习时必须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 |
三、溶液、溶解度、胶体 |
| |
四、物质的量浓度 |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涉及面较广,试题包括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溶质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溶液稀释后的有关计算等。试题以选择题为主,是高考试题中考查考生计算能力的常考题。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是中学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之一,高考试题出现不多,常和其他实验结合考,复习备考时也不能忽视。 | |
专题四 卤素 |
一、氯气 |
按《考试大纲》,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约占20%。而作为学习化学接触最早的一族非金属元素—卤素,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分值比例在2%~3%之间。以卤素及其化合物结合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氧化还原,强弱电解质,物质结构等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察。 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在试题中,考查氯气的性质,氯气的制备是经常出现的内容之一,尤其是从实验角度去考查更是通用题型。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卤素的性质及制备十分重要。 |
二、卤族元素 |
在高考试卷中,涉及卤素的考点几乎每年都出现,重点考查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基本上以综合性题目出现,一般不以单一知识点命题。 1.关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和卤离子的还原性是重要考点; 2.卤素的特性在综合判断、推断题型中常作为解题的切入口; 3.拟卤素、卤素互化物等,具有卤素相似性的物质在信息给予题中出现机会较多; 4.在与生活相关、实际应用相关以及跨学科间知识考查中,从氯碱工业、食盐加碘、饮用水净化等立意是3+X考查方向。 | |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
一、原子结构 |
本部分内容要求我们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前20号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以原子序数大小、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形成离子后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等比较型试题和物质的组成,元素位置、化学性质及化合价等的推断题,构成原子和原子核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考查和量上的计算题,用新元素或新物质未接触过的结构、图式或最新科研事实,要求学生阅读、分析、抽象归纳或逻辑推理,找出解题关键的信息等,将是高考的热点。 |
二、元素周期律 |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知识处理框图题应给予足够重视。 | |
三、元素周期表 |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 |
四、化学键 |
能正确写出各种粒子的电子式,在掌握化学键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离子键、共价配位键及金属键的实质,从而进一步弄懂分子极性的产生与化学键形成的内在联系,利用化学键的相关知识解释或判断物质的熔沸点及硬度,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高考的热点。 | |
五、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 |
六、晶体的类型和性质 |
1.判断某些物质的晶体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2.根据某些物理性质判断不熟悉物质的晶体类型。 3.比较某些物质的熔沸点硬度大小,并用相关的结构组成解释其原因。 4.用物质晶体的晶胞结构图进行有关计算,并写出其化学式。 | |
专题六 硫及其化合物 |
一、氧族元素 |
氧族元素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分值比例在10%左右,考查重点是氧气、臭氧和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与其他族元素化合物相互联系、综合,考查方式灵活,题目多变。高考试题中常以选择题、推断题、讨论计算题对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变、性质、制取等知识进行直接或综合性考查。臭氧的用途、危害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是近几年的热点。 |
二、二氧化硫 |
历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较多,对于硫化氢、二氧化硫主要从还原性考查,硫化氢与氧气的反应前后体积的变化,硫化氢与氧气的图像分析题,同时还涉及二氧化硫的漂白以及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硫酸根的检验,均在历年高考中多次出现,因此在今后的高考中对这些知识点可以不同题、不同角度、不同难度来命题考查。要重视对硫的化合物实验的复习。 | |
三、硫酸 |
硫酸的工业制法是高中化学中开始涉及化工生产的重要章节,重点掌握接触法制硫酸的原料、反应原理、生产阶段、主要设备,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知识解释各阶段反应条件的选择,化工原理的应用。了解硫酸工业中废气物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问题。 | |
四、硫酸工业制法及经济效益 |
硫酸的工业制法 生产过程 | |
五、环境保护 |
重点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护;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污染,环境检测问题是今后高考的热点内容,可以跨学科立意命题,甚至从社会、经济等角度进行考查。 | |
专题七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 |
一、碳族元素 |
碳族元素在历届高考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特别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题型,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正盐与酸式盐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本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广,如温室效应、碳的循环等。以碳及其化合物知识为切入口,以信息方式出现的跨学科综合题要引起注意。高考中涉及硅及其化合物的试题不太多,主要是考查硅、二氧化硅的结构、组成(原子晶体),硅及其化合物大多数是以考查非金属知识的方式进行,常见题型为无机框图题。 |
二、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主要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了解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的特点和用途,高考对本节的要求不高,常以信息题形式出现,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一般起点较高、落点较低。 | |
专题八 氮族元素 |
一、氮和磷 |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
二、氨、铵盐 |
高考中有关氨气、氨的氧化物、硝酸及硝酸盐的命题十分多,因此要注意氨气的还原性,硝酸的氧化性,及硝酸盐受热分解问题以及硝酸工业与环境保护问题。氨的化合物与其他元素化合物联系的框图题,也是高考热点。硝酸的工业制法和环境保护试题是高考中的新特点,考查时可进行学科交*和渗透,同时联系社会实际,常常立新意,考查基础。 | |
专题九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
一、化学反应速率 |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
二、化学平衡特征和判断依据 |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在高考试题中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 |
三、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
重点掌握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是理解勒沙特列原理,要会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并能进行定量计算;掌握几种常见等效平衡的计算;要会分析有关化学平衡图像题。高考试题常以选择题、计算题型出现,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近几年上海高考题对本部分知识涉及较多,试题难度一般属中等偏难试题。 | |
四、合成氨工业、化学平衡计算 |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的选择 反应条件 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 |
专题十 电离平衡 |
一、电离平衡 |
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计算等等。与物理知识相互渗透的溶液导电性,与生物知识结合的生物体液平衡等问题,是理科综合试题命题的很好切入点,复习时应注意对本部分基础知识的复习。 |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1.水的离子积常数。 2.水的电离度。 3.简单溶液的pH计算。 4.常见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时,溶液pH值范围。 高考热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大小的比较,pH的有关计算。 | |
三、盐类的水解 |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判断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 3.掌握盐类水解的应用。 4.离子共存的条件。 5.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其中离子共存,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是高考的热点,盐类水解与生物学科血液的酸碱平衡密切相关,是近几年综合学科试题命题热点。常见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少量填空题。 | |
四、酸碱中和滴定 |
1.有关仪器的使用。 2.实验操作。 3.中和滴定的原理及计算。 4.误差与分析。 5.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重点掌握中和滴定原理及其计算和应用,如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是高考热点试题之一。 | |
专题十一 几种重要的金属 |
一、镁和铝 |
镁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考题一般以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为命题依据,涉及的形式有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三价铝与偏铝酸根相互转化及氢氧化铝的两性,镁和铝的冶炼以及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预测以后可能出现利用数学工具—坐标图,用于离子共存、分离、铝三角等相互转化及其计算。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硬水及其软化问题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硬水及其软化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
二、铁和铁的化合物 |
铁及其铁的化合物作为过渡元素的代表,是高考的热点内容,重点考查铁、二价铁、三价铁之间相互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以铁及铁的化合物为载体,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考查,考查方式一般与非金属融合在一起,以选择题,推断题及计算题型为主,也有与现代科技有关的应用问题,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问题,如铁的腐蚀、饮用水的净化。二价铁与血红蛋白、氯化铁腐蚀等与生物、物理学科的相关渗透,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 |
三、金属的冶炼 |
了解常见金属的一般冶炼方法,了解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高考试题常把多种金属与非金属元素融合一起,考查双基和综合运用能力。 | |
四、原电池、金属的腐蚀和保护 |
1.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 2.书写电极反应及总反应式。 3.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pH的变化。 4.新型的原电池工作原理。 高考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综合,能够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解释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某些问题。金属的腐蚀与保护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高考命题的方向,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新科技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如宇宙飞船上使用的燃烧电池,耐用的锂电池等。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近几年理科综合试题的热点之一。 | |
五、电解原理及应用 |
1.判断某装置是否是电解池。 2.书写电解池工作时电极反应式。 3.电解原理的应用。 4.有关电解的计算。 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且在工业生产方面应用广泛,如电解过程与电流电量关系等,所以有关电化学的考题所占比重将有所增加,电镀废液的危害与环境保护问题也是可能出现的热点问题。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可能会出现与物理知识综合的计算题。 | |
专题十二 烃 |
一、烃的结构、性质、有关规律 |
烷烃作为有机化学入门的一类物质,在有机化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在历年考试中出现的机会也较多,特别是利用有机物燃烧的产物来判断有机物的分子式,进而根据性质求出其结构是典型的考点,此外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烷烃的命名也是经常出现的试题。不饱和烃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主要是通过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将有机物相互联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基本有机合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命题反应了有机化学方面最新的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注重了用化学知识来研究解决、解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涉及的热点有获诺贝尔奖成果,最新科技成果等,要善于抓住有效信息,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
二、石油、煤及有机化工 |
苯及其同系物是常考的内容之一,特别是考查分子中原子是否共平面问题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主要从邻、间、对位判断),此外芳香烃及稠环芳香烃也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 |
专题十三 烃的衍生物 |
一、溴乙烷、卤代烃 |
重点是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卤代烃合成其他有机物等知识都是高考常考题。重点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推理能力,因此复习时要构建卤代烃与其他有机物转化的知识网络,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
二、乙醇、醇类 |
总结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对有机化学的要求较高,常见的题型有: 1.基础题型。依据有机物基础知识命题,包括官能团决定物质特征、性质,同分异构的识别和书写,判断有机反应类型。 2.新信息题。题目给出一些新信息,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读懂新信息、联想旧知识,将其分解、转换、重组,使问题得以解决。 3.需定量处理的有机化学填空题和简答题,此类题思考容量大,综合性强,与烃的衍生物相关的试题约占15%。 醇类是烃的衍生物中的重要有机物,也是历年高考重点考试内容之一,在平时教学和高考复习中是重要内容之一。 | |
三、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
重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测定。应掌握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方法。高考试题常以实验题、计算题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计算能力。 | |
四、苯酚 |
苯酚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考试重点在于考查苯酚的弱酸性,特别是考查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的反应。了解碳酸氢根和苯酚分别与氢离子结合的能力。 | |
五、乙醛、醛类 |
醛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重要物质,特别是醛的两个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醛能转变成醇和羧酸,通过醛把有机化合物连成一个整体。高考试题一般把醛与其他有机物结合起来考查,涉及-CHO的新信息题也较多,是近几年高考热点之一。 | |
六、乙酸 羧酸 |
高考试题一般不单独考查羧酸和酯的知识,而是把羧酸和酯的知识与其他有机物综合,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推理能力。乳酸、油脂常作为理科综合命题的切入点,涉及社会生活问题、新材料、新医药以及最新科技成果。这类题目的特点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酯化反应和酯是有机合成或有机信息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热点内容之一,是有机复习的重点内容。 | |
专题十四 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
一、糖类 |
1.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2.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 3.蔗糖和麦芽糖的鉴别方法。 4.淀粉、纤维素的分子组成及重要性质。 本部分内容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与生物学科相互渗透,因此复习时要特别重视。 |
二、油脂、蛋白质
|
1.掌握几种常见的α-氨基酸的结构名称。 2.掌握氨基酸的两性。 3.了解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检验方法。 考查方式常为选择题和计算推理题,蛋白质知识与生物、物理学科相互渗透,是理科综合试题的结合点。 | |
三、合成材料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合成材料的使用大大超过了天然高分子材料。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现代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等都离不开合成材料。而近几年高考试题所涉及知识也越来越贴近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应用,以及科技发展,因此对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的考查是考查有机化合物知识的重点、热点题型,常以有机推断题型形式出现。复习时重点掌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有机高分子的合成,以及单体的判断,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 |
专题十五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约占总分的10%。近几年高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逐年增加,而且考试的内容逐渐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从暴露型向潜隐型转变,从主观型向客观型转变,尤其是新情境的试题已渗透到化学实验中,是高考热点中的重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动态,化学实验方面的热点有:实验基本操作与仪器装配顺序;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气体的制取、净化、干燥和提纯;综合实验设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