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逍遥右脑  2018-06-05 11:31

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原文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民,周雅何曾专美。

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翻译

、淝上:淝水之滨。淝水,淮河支流。在安徽境内。

2、限:阻隔,界限。

3、逾:越过。

4、人谋克敌:人的谋略可以克敌制胜。

5、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辱称。

6、阿坚:指十六国时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

7、倏忽:转眼之间,突然。

8、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处理筹划。

9、颐指:指下巴的动向示意,进行指挥。这里形容谢安指挥若定。

0、八千戈甲:指谢玄率领八千精兵渡淝水作战,大破秦军。

、蛇豕:毒蛇和野猪。比如凶残的敌人。

2、鞭弭:挥鞭驾车前行。

3、麾:古代用以指挥军队的旗帜。

4、风靡:望风披靡。

5、鸣鹤:即风声鹤唳之意。苻坚败退,见八公山上草木,以为是晋军,听到风声鹤叫也以为是晋军追来。

6、祚:皇帝,国统。

7、?民:众多的百姓。

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赏析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是南宋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的一首咏史词。作者的这首词结构谨严,语言刚劲,风格沉雄,是咏史词中的佳作。作者对于战争的描写,层层推进,有务不紊,既明写东晋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写前秦由长驱直入到仓皇溃败的全过程,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全词从长江天险写起,指出既凭天险,又重人谋,何惧“索虏”!接着以主要篇幅描述了淝水之战晋胜秦败的过程及其值得借鉴的历史意义: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是可以被打败的。只要弱小的一方敢于斗争,人谋克壮。词还突出了东晋宰相谢安“从容颐指”的作用。曾担任高宗宰相的李纲多么希望自己能起类似谢安那样的作用,可惜他没会机会。他写这首词,意在讽谕高宗以古为鉴,须知少可以胜多,弱可以胜强,强敌不足畏,全在“人谋克壮”。应痛下决心,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作者的用心是很明显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杜甫《能画》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下一篇:班昭《蝉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