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珏简介

逍遥右脑  2018-04-23 09:42

张珏个人资料

中文名:张珏

别名:字君玉、四川?将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南宋

所处时代:南宋时期

出生地: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

出生时间:不详  逝世时间:公元280年

职业:南宋名将

职位:中军都统制

成就:钓鱼城之战击败蒙古军

张珏简介

张珏(不详?公元280年),字君玉,凤州人(今陕西凤县东北)。南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他以战功递升中军都统制,人称为“四川?将”。张珏坐镇钓鱼城很长的一段时间,阻止并粉碎了蒙古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蒙古卫国的斗争中,他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蒙古士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役各民族共同抗元,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

张珏生平简介

张珏字君玉,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人,南宋名将。

南宋末抗元名将。字君玉。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人。十八岁在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城从军。以战功递升中军都统制,人称为“四川将”。开庆元年(259),蒙哥汗率军围攻钓鱼城,张珏协同王坚率领军民屡败蒙古军,蒙哥被击伤致死(见钓鱼城之战)。景定四年(263),张珏任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他练士卒,精器械,饬军纪,明赏罚,以兵护耕,垦田积粟,加强城守。十二年之中,张珏屡拒元军招降,固守钓鱼城,还主动出击,收复大良平(今四川广安东北)等城。德?元年(275)五月,张珏任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宋廷曾征其兵入卫,因路阻未行。时元军围重庆,又遣人招降,张珏不从,派兵解重庆围,且与泸州人民里外相应,俘杀叛将梅应春,收复沪州。景炎元年(276)十二月,张珏到重庆,任四川制置使。他屡败元军,一度收复涪州(今四川涪陵),解大宁城围,支援泸州。次年,元军又围重庆,再次遣人招降,张珏奋力拒战。祥兴元年(278)二月,部将赵安开城降元,张珏仍率兵巷战,终于难以支持,返家自杀未果,遂乘小舟东下,途中两次自杀,均被阻,至涪州被俘。至元十七年(280)二月,张珏自刭于安西(今陕西西安)。

张珏8岁到合州(今重庆合川)新驻地钓鱼城(今合川城东北)参军,因多次建立战功,升为中军都统制,被人称为“四川枭将”。在开庆元年(259)保卫合州的战役中,张珏作为副将与主将王坚协守钓鱼城前后有九个月,多次打败蒙古军的进攻,蒙古大汗蒙哥受伤死在钓鱼山下后退兵。景定四年(263)十月,张珏升为兴元府诸军都统制兼利州东路安抚使、合州知州。因为兴元府已被蒙古军攻占,都统制司和安抚使司也都移到合州。张珏上任后,积极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训练士兵,修整兵器,为保卫合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咸淳二年(266)十一月,张珏派部将收复渠州(今四川渠县)州治所在的大良平山城。次年四月,蒙古军又进攻合州,张珏在款龙溪将船碇泊在江中,截断江面建成水城,进行抵抗,再次挫败了蒙古军的攻势。咸淳八年(272)四月,张珏又在与钓鱼城隔江的宜胜山(今合川北)筑城,用来加强钓鱼城的防守能力。次年正月,元军又进逼钓鱼城,张珏得到消息后,“乃张疑兵嘉渠口”,又“潜师渡平阳滩”,不仅击败了元军的进攻,又打破了元军想在马鬃山、虎顶山建城的计划。

德?元年(275)二月,张珏升为宁远军节度使。五月,南宋又任命张珏为四川制置副使、重庆知府。又命他带兵来京保卫京城,但是入川道路已被阻断,诏令没有能送到。元军自秋至冬围攻重庆,重庆援绝粮尽。张珏虽仍在守卫合州,但“屡以死士间入城,许以赴援,且为之画守御计”。次年,张珏为了解救重庆被长期围攻的状况,派部将赵安袭击元军的征南都元帅府所在地青居城(今四川南充南)。二月,又派张万以船舰载精兵从水路冲入重庆,以增援重庆守军。而此时,以恭帝与谢太皇太后为首的南宋朝廷,已向元军投降。五月,宋端宗在福州(今属福建)重建南宋政权,改当年为景炎元年(276)。六月,张珏又派部将赵安、王世昌等收复泸州(今属四川),元军被迫逐渐从重庆撤退,转而围攻泸州。同年十二月,张珏进入重庆后,派部将张万、程聪领兵收复涪州(今重庆涪陵),又派张万到夔州(今奉节),控入川的门户,川东形势一度好转。

景炎元年(276)年底,元军再次进攻四川,至景炎二年年底,先后攻占涪、万(今重庆万县)、泸等州,集中兵力进攻重庆,并致书劝降,张珏不予理睬,闭城坚守。景炎三年正月,元军加紧围攻重庆,张珏率兵出城迎战,遭到元军前后夹攻,宋军大败,退回城中。当晚,张珏部将赵安、韩忠显等开城门向元军投降,张珏率余部进行巷战,再次战败,回家想自杀,未成。于是,用小船载家眷从水路向东逃走,途中张珏又要投水自尽,被家人拦阻。元军追到涪州,张珏被俘。在押往元大都(今北京)途中,张珏于安西(今陕西西安城东北)的赵老庵中自尽殉国。

张珏生平评价

张珏虽未能守住钓鱼城,但他坐镇钓鱼城很长的一段时间,阻止并粉碎了蒙古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蒙古卫国的斗争中,他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蒙古士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各民族共同抗元,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完全符合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隔离治疗
下一篇:贺齐简介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张珏简介】相关文章
【张珏简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