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51年为何发怒称:要把岸英从朝鲜调回来?

逍遥右脑  2018-04-22 12:40

,

叶子龙无可奈何地说:“我送文件给主席,尚未离开,主席就带着怒气发话了:‘把岸英调回来,他怎么搞的,把材料写成这个样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本文摘自:《见证共和国往事》,作者:余玮 吴志菲,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1951年1月初的一天,在菊香书屋院内,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手拿着文件给毛泽东送去,在办公室门口遇到王鹤滨,低声而沉痛地对他说:“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了。主席尚不知道,还瞒着他哩,怕他知道后精神上受不了,这是周总理的指示。”

王鹤滨明白叶子龙的话,他是怕自己有意无意地把这噩耗泄露给毛泽东。这突如其来的不幸消息,使王鹤滨震惊。王鹤滨记得第一次见毛岸英,是在1946年初夏的一天:当时中央门诊部组织了一些医生和护士到杨家岭,为从新疆盛世才的监狱中放出来回到延安的同志们检查身体。走到村口时,王鹤滨看到两个衣着西装的青年正坐在村旁的石头上谈论着什么。于是,王鹤滨好奇地问了身边的一个护士,才知那是刚自苏联回来的毛岸英与毛岸青。一个月后,王鹤滨受傅连?委派,给毛岸英检查眼睛。毛岸英此时给王鹤滨的印象是端重、沉着、性格稍内向,但从衣着装束仪态看上去又是随和、温文尔雅的。进北京后,王鹤滨尽管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但很少见到毛岸英,只有在假日,才见他回来看看他的父亲和弟弟妹妹们。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不久,正是新婚蜜月之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他立即自愿投入抗美援朝战场,在志愿军总部担任俄语翻译和机要秘书工作。王鹤滨没想到毛岸英竟牺牲在了朝鲜战场。

时间过了不久,王鹤滨来到菊香书屋院内,见叶子龙正从毛泽东的办公室里走出来,与他打了个照面。叶子龙忧郁地对王鹤滨说:“没办法,岸英牺牲的事,主席还是知道了。”王鹤滨表示自己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件事,便追问是谁告诉主席的。叶子龙无可奈何地说:“我送文件给主席,尚未离开,主席就带着怒气发话了:‘把岸英调回来,他怎么搞的,把材料写成这个样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主席发了脾气,他不知道岸英是调不回来了,我只好向他讲岸英同志牺牲了,这是另一个翻译同志写的……我接着讲了岸英同志牺牲的经过,主席听后惊呆了……”

刘思齐曾向毛泽东提出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但毛泽东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打消了刘思齐的想法。刘思齐后来离开毛家,改名刘松林,与一位空军干部组建了家庭,生有两个孩子,这是后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刘恒和窦漪房的爱情故事
下一篇:艺术家冒死拍下飞越的死亡瞬间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毛泽东51年为何发怒称:要把岸英从朝鲜调回来?】相关文章
【毛泽东51年为何发怒称:要把岸英从朝鲜调回来?】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