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指导:基础须夯实 解题有技巧

逍遥右脑  2010-03-10 22:06

  历史复习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知识的掌握,二是历史试题的解答。对于历史复习,我的建议是:夯实基础知识,明确考试目标,掌握解题技巧。

  分层次梳理基础知识

  2008年历史《考试手册》明确写到“试题中的基础部分约占70%,有一定深度的部分约占30%”,基础部分所占比例达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在复习中必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考试目标相对比较具体,学生依照《考试手册》的要求结合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仔细梳理,就可以达到最有效的复习效果。考纲知识条目很多,尤其是“一期课改”教材,在复习中要分层次去整理掌握。基础知识的梳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大事,是一期、二期教材上共有的。例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德国的统一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在复习中必须梳理清楚,牢固掌握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第二层次是教材和考纲涉及到的重大事件,如一期教材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二月革命、六月起义;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战中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等。二期教材中英国的议会内阁制、福利国家等。

  第三层次是用线索串起来的其余知识。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这一节的知识,可用“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工人运动高潮——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失败”串起来,这样不仅能把应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而且教材的线索也理清了。再如“解放战争胜利”一节,可用“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南京解放”串起来。这类知识采用归类、串线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使复习的层次更加分明。

  明确历史考试的六大目标

  历史学习的能力包括分析、比较、综合、理解、归纳等。2008年的《考试手册》有了明确的考试目标,目标共六大类,几乎涉及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各种学习能力。学生在复习中应结合历史知识逐个理解,掌握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

  目标一:历史知识。在复习中只要知道或掌握教材中重大的历史事件。

  目标二:历史技能。有关时间术语会在解题中运用,如世纪、年代等。要知道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有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要掌握运用材料的基本规范。关于空间中的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要注意重要的地图,主要是与主干知识有关的地图,如德国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后,以及德国统一后变化等等。

  目标三:材料处理。对获取材料的信息,要从表面信息和深层信息等角度去思考。要会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原始材料是指当时的人活动留下的实物或文献记载,例如商代的卜辞;第二手材料是指经后人加工或转录的,如《史记》。要区分历史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评价,客观性表述侧重在历史事件本身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主观性认识侧重在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或评价。要辨别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就目前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历史材料而言,首先是实物资料,其次是文献记载,再次是文学和神话等。

  目标四:历史阐述。要明白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要从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观点解释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要做到一分为二,力求客观公正。

  目标五:组织与交流。这是能力目标的重点,其中有概述、叙述、论述三个子目标。概述要求概括回答问题,简练扼要地进行组织;叙述要求全面进行组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内容、意义(评价)等要素。论述要求对历史事件的论述做到有观点、有史实、有评价,原则是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比较典型的题目就是历史小论文的撰写。

  目标六:历史价值观。往往通过对具体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诠释来体现,此目标略知即可。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008年《考试手册》中的题型与往年有所变化,由原来的三大类改为选择和非选择两大类。建议复习中对每一种题型进行认真分析,从审题方法、解题过程、组织答案等方面加以训练,下面举几个典型的试题来说明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供学生们在复习中运用。

  一、选择题。例:“传统的土地赋税制度和劳役制度在16世纪逐步得到改革。”这场“改革”是指:A均田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解题步骤是1、审题:审题时要掌握三个要素,时间(16世纪),范围(土地赋税制度和劳役制度),要求(改革)。2、解题:掌握三个要领,首先弄明白题目考什么,本题考16世纪土地劳役制度改革;其次看4个选项,并联系教材16世纪是明朝,答案是C。这种解题方法正确率比较高。

  二、非选择题。考生要把近几年所出现过的各种题型分类掌握,通过典型试题按照《考试手册》中的目标加以解剖、分析、理解。审题时要严格按照时间、范围、要求进行。例如2007年高考上海卷38题“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史实”一题,时间要求为19世纪60年代,答案超过这个时间的不行。范围为整个世界,要求是叙述重要的史实。再如材料题:“古代中国社会的策源地是在黄河流域,它从这里扩展到长江流域。远东社会的策源地把这两个流域都包括在内,然后一方面沿着中国海岸向西南方扩展,另一方面向东北扩展到了朝鲜和日本。(阿诺德·汤因比)”问题是“依据唐代的历史,论证汤因比的中国社会策源地扩展到朝鲜和日本”。其解题方法是:第一步看材料,从材料中梳理出中心内容即中国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即中国古代、社会策源地、扩展到朝鲜和日本;第二步看试题设问;第三步联系教材内容相关知识,一期课改内容为唐代的对外关系,二期课改内容为儒家文明的传播;最后进行思考,理清解题思路,按照审题和解题要求完成答题。

  三、小论文。要有明确清晰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论文的总论点,这个非常重要。分论点根据题目而定,一般以2至3个为宜,分论点要围绕主旨写,每一个分论点的论证要做到用史实进行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最后要做总结,总结时要侧重在提高认识,升华主题。切记不能只罗列史实,也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离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考冲刺复习:历史以时间“串”线索
下一篇:2010年新课标下的高考政治该如何复习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基础须夯实 解题有技巧】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基础须夯实 解题有技巧】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