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合作”还是“控制”?
逍遥右脑 2018-04-01 19:58
来源:《读懂孩子的“说明书”》
许多父母对管教的目的感到糊涂。他们认为管教就是控制孩子的行为,而不管他们做什么,这样的目标是错误的,而且常常不会改进孩子们的行为。管教不是控制,而是合作。合作意味着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因为这样做的结果,能促使你的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是一种良好的管教方式。不幸的是,太多的父母每天只知道硬逼着孩子做事,借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管教不应该是一种负担,既不应该使得父母觉得管孩子太累了,也不应该使得孩子觉得被管是一种折磨。有的父母往往为孩子提供过多过细的帮助,对孩子进行严格地管教。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不是坐在孩子身边指指点点,就是亲力亲为,以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老老实实地把作业做完。并且在很多时候,父母习惯于强迫孩子严格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
这些父母,他们不是培养孩子认真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而是每次都要亲力亲为;他们不是让孩子自己找到做错题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方法,而是唠叨、吵骂个没完。有的父母也许会说:“是老师要家长每天监督孩子学习、检查孩子作业的。”殊不知,这些父母完全误会了老师的本意。因为孩子从小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老师是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多督促孩子学习,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但绝不是让父母如此这般地把孩子管“死”。换句话说,学校要求父母与孩子合作,而不是要求父母去控制孩子。
父母每天守着孩子,未必是好办法。这样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严重依赖父母。有的父母甚至做了孩子的陪读,孩子学到哪里,父母也学到哪里。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和惰性。慢慢地,孩子根本检查不出自己作业中的错,或者一遇到困难就绕道而行。
有些父母先是对孩子进行一段时间严格的管教,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告诉孩子什么事该怎样做,然后再让孩子自己管自己。如果孩子确实可以把自己管好,而且每天能让自己有一点小小的进步,父母就应该及时给予孩子鼓励。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荣誉感,都争强好胜,只要父母充分信任你的孩子,大胆地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他就会比你想象的还要出色。如果孩子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千万不要严厉地批评他,应该多给予理解和安慰,应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在一天天提高。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信心增强了,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愈挫愈勇。
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采用管教的方式让他们分辨是非,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事。当孩子拽电话,把手指塞进电源插座,用指头去戳别的小朋友的眼睛时,他并无恶意,仅仅是在探索新奇的事物,而这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做父母的总不能因噎废食,把孩子限制起来吧?唯一的应对策略是:把东西挪开、挪开、再挪开!然后再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卫生,这样做危险,这样做伤人……其实,说到底,这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孩子的一次次成功的合作,不仅帮助孩子远离了不良好的习惯,而且也向孩子灌输了一种错与对的认识标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良行为的发生常常是因为渴求自主,或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或仅仅是缘于挫折感。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这时父母一定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而不是命令孩子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也就是说,父母要注重与孩子的合作,而不是去控制孩子。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就一定要想法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硬性地管教,而要想法与他们合作,以便他们能欣然接受,能快乐而健康地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