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8-03-16 19:00
刘牢之个人资料
本名:刘牢之
别名:字道坚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东晋
所处时代:东晋时期
出生地:彭城(今江苏徐州)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时间:公元402年
职业:将领
职位:征东将军、会稽太守
爵位:武冈县男
成就:夜袭洛涧,屡破孙恩
刘牢之简介
刘牢之字道坚(不详?公元402年),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东晋时期名将。刘牢之自幼生长于尚武世家,曾祖刘羲,以善射跟随晋武帝,历任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将才,官至征虏将军。刘牢之面色紫赤,胡须双目生得奇异,性格深沉刚毅,为人足智多谋。最初应谢玄之募入北府兵,为其参军,后以功升鹰扬将军、广陵相。淝水之战时,率五千精兵在洛涧大破梁成,在苻坚败后率军攻陷谯郡,因功晋升龙骧将军、彭城内史,赐封武冈县男。
后奉命救援苻丕,为慕容垂所败,被召回,此后又平定了多处叛乱。王恭第二次起兵时,刘牢之答应司马元显而背叛王恭,在其死后接管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及晋陵军务。又率兵屡破孙恩,最终将其驱赶斩杀。后拜前锋都督、征西将军,兼江州刺史,讨伐桓玄。又听从何穆建议再次倒戈,致使司马元显被杀。桓玄掌权被削夺兵权,拜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在部下离散,误以为其子被害的情况下,自缢而死。
刘牢之生平简介
刘牢之字道坚,东晋北府兵将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太元二年(377)谢玄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筹组新军以抗前秦。刘氏三代以壮勇著称,牢之因骁勇应选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号北府兵。四年破前秦后将军俱(一作句)难于盱眙,迁鹰扬将军、广陵相。八年肥水之战开始,他统精兵五千,直趋洛涧(淮水支流,今安徽淮南东),摧败秦军前锋,歼万五千人,秦军为之夺气,以功升龙骧将军、彭城内史、赐爵武冈县男。
后随谢玄北伐,九年进屯鄄城(今山东鄄城北),十年渡河攻占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进军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为慕容垂所败,以畏懦免职。二十一年孝武帝暴卒,司马道子擅政,倚王国宝为心腹,与坐镇京口的兖、青二州刺史王恭不协。
隆安元年(397),王恭将讨王国宝,以刘牢之为军府司马。朝廷诛王国宝后,王恭以行阵武将待牢之,不加礼遇,牢之怀恨。次年,王恭又起兵反朝廷,以刘牢之为前锋。司马元显收买刘牢之,许事成即以王恭位号相授。他倒戈击溃王恭,被任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之晋陵诸军事,握重兵、驻京口。
三年孙恩起义,他与参军刘裕驱兵镇压,进号镇北将军,都督会稽五郡。这时朝廷司马道子、元显父子与荆州都督桓玄矛盾激化,元兴元年(402)朝廷征讨桓玄,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又率兵投降桓玄。荆州军长驱入建康,杀司马元显与道子,政归桓玄。桓玄为翦除北府兵将领,夺刘牢之兵权,任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牢之惧祸欲反,而部下离散,遂自缢死。